/p>
他重新拿起放大镜,逐字辨认着玉牌上的图案细节。山脉线条旁刻着几个更小的字,放大后勉强能认出是“邙岭”“洛水”字样,这让他瞬间锁定了方位——豫西的邙山一带,自古便是古墓云集之地,玄山氏将宝藏藏在那里合情合理。而那个不规则圆圈周围,刻着“铜”“器”“库”三个残字,虽然字迹残缺,但组合起来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商周青铜窖藏……”陈轩喃喃自语,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曾在古籍中见过记载,玄山氏毕生痴迷商周青铜器,据说收藏了数十件国宝级重器,却在晚年突然销声匿迹,他的藏品也成了古玩界最大的谜团。师父笔记里还提到,玄山氏最擅长在古物中隐藏信息,曾有传闻说他的一件玉佩里藏着三处窖藏的线索,没想到今天竟真的被自己遇到了。
为了确认暗纹的真实性,陈轩取来一盏台灯,将玉牌放在强光下照射。透光照中,玉牌内部的棉絮状纹理清晰可见,而那些暗纹的走向与玉料的天然肌理完全不同,显然是后期人工雕刻的。更奇特的是,在强光折射下,几条暗纹交汇处竟浮现出淡淡的“商”“周”二字,仿佛是玉料本身透出的字迹。
“这雕刻手法绝了!”陈轩忍不住赞叹。玄山氏显然用了特殊的阴刻技巧,将纹路深度控制在毫厘之间,既能隐藏信息,又不损伤玉牌的整体美感,这种手艺在现代早已失传。他忽然想起师父曾说过,玄山氏的鉴别秘术中有“三目识真”之说,难道这玉牌与自己的天眼能力有什么关联?
他集中精神,催动体内的天眼能量。眉心处传来熟悉的温热感,眼前的玉牌渐渐蒙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晕。在天眼视野中,那些暗纹仿佛活了过来,线条边缘泛起微弱的荧光,原本模糊的符号变得清晰可辨——圆圈旁的符号竟是商周时期的“窖”字象形文,几条箭头则指向圆圈中心,旁边还刻着极小的“左三右七,依山为库”八个字。
“依山为库……”陈轩咀嚼着这几个字,忽然想起师父笔记里摘抄的玄山氏语录:“藏器者,非藏于室,藏于天地也。石为门,山为库,方能历久不朽。”这两句话竟隐隐对应,看来这玉牌上的线索绝非伪造。
他将玉牌小心收好,放进贴身的锦袋里。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给满屋的古玩镀上了一层暖金色。陈轩望着师父的遗像,照片里的老人笑得慈祥,仿佛在说“好小子,总算找到它了”。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使命感——师父一生追寻玄山氏的踪迹而不得,如今这份传承落到了自己肩上,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险,他都必须把这段被遗忘的历史找回来。
夜幕降临时,陈轩将玉牌的暗纹拓印在宣纸上,用铅笔细细勾勒出完整的图案。图纸铺开在桌上,邙山的轮廓、洛水的走向、窖藏的方位都已清晰呈现。他指尖点在圆圈中心,那里正是暗纹汇聚的终点,也是玄山氏留给后世的宝藏坐标。
“明天,该去邙山走走了。”陈轩收起拓图,将玉牌郑重地放进保险柜。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保险柜的铜锁上,泛着细碎的银光。他知道,从发现这枚玉牌开始,一段跨越百年的传承之谜,即将在他手中揭开序幕。而那个刻在玉牌角落的“玄山氏”落款,就像一把钥匙,即将打开通往尘封历史的大门。
第1024章: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