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是三目神像,背面刻着‘镜鉴’二字!”
陈轩心头一震。师父笔记里画过玄山氏的随身玉佩,正是三目神像纹。难道李三炮真见过真品?
“你跟踪的那个戴斗笠的老头,是不是左眉有颗痣?”陈轩追问时,手心已微微出汗。师父生前左眉就有颗痣,他总说那是“天眼识真”的印记。
李三炮愣住了,半晌才点头:“好像……是有颗痣。那老头身手了得,我雇的三个打手都被他踹进了泥沟。”
仓库里突然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响。陈轩望着玄鉴镜上蔓延的“昌江”二字,突然明白过来——师父恐怕早就发现了玄山氏的另一处藏地,甚至可能与那个“戴斗笠的老头”有过交集。
“张警官,我想申请去景德镇调查。”陈轩将半张藏宝图折好,“李三炮没说假话,那个戴斗笠的人,很可能就是守护藏地的人。”
张警官看着他手里的玄鉴镜,突然笑了:“局里正愁找不到伪古堂的幕后买家,听说他们在景德镇有个窝点,专做宋代名窑的仿品。你要是能帮忙找到,咱们正好顺藤摸瓜。”
小林已经开始收拾背包,帆布摩擦的声响里,他突然想起什么:“师父,玄山氏在笔记里说过,‘瓷都秘窑’的入口,要等‘昌江潮平,月上中天’才能看见。”
陈轩抬头望向窗外,仓库顶上的破洞正对着渐圆的月亮。他将玄鉴镜揣进怀里,镜面贴着心口的位置,仿佛能听见星图流转的轻响。
“那就等潮平月升。”他说这话时,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镜缘的“辨伪存真”四字,“玄山氏藏的,恐怕不只是古玩那么简单。”
李三炮被押走时,突然回头喊了句:“那半张图上的窑址,藏在落马桥附近!我听见那老头跟人打电话时说的!”
这话让陈轩脚步一顿。落马桥是景德镇着名的古窑遗址,宋代官窑的残片曾在那里成片出土。他回头看了眼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仿品,突然明白伪古堂的真正目的——他们不只是想仿造文物,更想找到玄山氏藏的真品,用真迹当样本,造出足以乱真的赝品。
“师父,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小林已经把地质锤塞进包里,那是上次在邙山开石门时用过的工具。
“明天一早。”陈轩将半张藏宝图与玄鉴镜一起放进木盒,“去看看玄山氏在瓷都,到底藏了什么能让他们如此疯狂的东西。”
仓库外的月光突然亮了起来,透过破洞落在那堆仿品上,铜锈的灰黑色在月光下泛着死气。陈轩想起玄鉴镜照出的真品青绿色锈迹,那是时光沉淀的温润,绝非化学试剂能模仿。
或许玄山氏留下的最大宝藏,不是文物本身,而是辨别真伪的智慧。他这样想着,将木盒锁好,转身走向仓库门口。门轴转动的吱呀声里,仿佛能听见昌江潮声正从千里之外传来,带着瓷土与松柴的清香,在夜色里渐次清晰。
第1050章:昌江月引
景德镇的雨是带着瓷土味的。
陈轩站在昌江岸边的老码头时,细密的雨丝正打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里裹着浅黄的泥点——那是附近古窑遗址特有的高岭土,遇水便显出温润的玉质感。
“师父,潮快平了。”小林举着伞,指着江面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