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眼鉴宝:我的传奇鉴宝人生 > 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 八十三

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 八十三(1 / 5)

第1063章:松烟墨里的密语

陈轩将《辨瓷手记》平摊在景德镇临时租住的书案上,窗外的雨丝斜斜打在雕花木窗上,洇出一片水痕。小林正用软毛刷细细清理书页边缘的霉斑,忽然“咦”了一声:“师父,这页纸的边缘好像有点不一样。”

陈轩凑近看去,手记第37页记载着宋代官窑“紫口铁足”的鉴别特征,纸页右下角有一处极淡的褶皱,在台灯暖黄的光线下,隐约透出与周围不同的纤维走向。他想起玄山氏惯用特殊手法隐藏信息,便取来一支狼毫笔,蘸了点清水轻轻点在褶皱处。

水痕晕开的瞬间,原本空白的纸角竟浮现出几行淡灰色的字迹,像是用某种遇水显色的矿物颜料写成。“‘松烟为引,墨中藏窍,落马桥左,窑工旧寮’”,陈轩逐字念出,眉头微蹙,“落马桥窑址我们昨天刚去过,只找到那半件官窑贯耳瓶,没见到什么‘旧寮’啊。”

小林捧着那半块从窑址泥土里挖出来的瓷片拼接成的瓶身,接口处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青灰色窑渣:“会不会是指窑工住的工棚?可考古队说那片区域早就被江水冲毁了。”

陈轩没说话,拿起玄鉴镜凑到手记上方。镜面星图流转间,那几行字的边缘突然泛起细碎的金光,像是有无数微小的星点在墨迹里跳动。更奇异的是,“松烟”二字的笔画中,竟显露出几缕极细的黑色纹路,拼在一起活像一幅微型地图——正是落马桥窑址的局部地形,只是在标注窑炉位置的旁边,多了一个从未在考古资料里见过的小圆圈。

“是墨的问题。”陈轩忽然想起《辨瓷手记》开篇提到的“玄山制墨法”,玄山氏当年为记录鉴瓷心得,特意用松烟、麝香和景德镇特有的“珠山泉水”自制墨条,“这种墨里混了碾碎的玛瑙末,平时看不出来,遇镜光会显形。”他指尖点向地图上的小圆圈,“这里应该就是‘窑工旧寮’,昨天我们只顾着找窑炉,漏了这个地方。”

雨势渐歇时,两人带着工具再次来到落马桥遗址。考古队的临时围栏外,几个戴草帽的村民正蹲在田埂上抽烟,见陈轩回来,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汉站起身:“后生,你们不是昨天来的专家吗?那破窑里还能有啥宝贝?”

“大爷,我们想再看看窑址东边那片洼地。”陈轩递过一瓶矿泉水,目光扫过老汉脚边的泥地——那里沾着几片细碎的青灰色陶片,边缘有明显的手工捏制痕迹,不像是官窑瓷片,倒像是民间常用的粗陶。

老汉咂咂嘴:“那片啊,以前是烂泥塘,前几年挖渠排水才弄干,底下全是碎砖烂瓦。”他忽然压低声音,“说起来邪门得很,去年有个外乡人在那儿挖地基,刨出个黑陶罐,里面装着些黑乎乎的东西,看着像……像没烧透的墨块?”

陈轩心里一动。他让小林在原地等着,自己跟着老汉往洼地走。刚踩进松软的泥土,鞋底就传来“咔”的一声轻响,像是踢到了什么硬物。扒开表层的浮土,一块巴掌大的青灰色砖块露了出来,砖面刻着个模糊的“工”字——正是宋代窑工专用的标记砖。

“往下挖。”陈轩从背包里取出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砖块周围的泥土。没挖多深,铲子碰到了一块平整的石板,石板边缘有明显的撬动痕迹。两人合力掀开石板,一股混合着霉味和松脂香的

最新小说: 1979戏梦人生 活着:我成了地主家儿子徐福贵 猫猫我撩完就跑,顶级大佬追着哄 玄门主播万人迷,赚够一亿就退休 高武,我在慢慢变强 我们全家都能听到堂姐心声 灼骨燃尽重生 三年婚姻守空房,我独美你发疯 三年婚姻冷待,葬礼上渣夫红眼下跪 七零娇小姐随军,惊艳家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