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壁画后的暗格
陈轩用玄鉴镜的边缘轻叩古寺壁画,镜身传来的震动让他确定墙体内部有空隙。这面铜镜是玄山氏传下来的宝物,镜面镌刻的星图能感知器物的年代气场,此刻镜缘与壁画碰撞的回声发闷,绝非实心砖石该有的清脆。小林举着手电筒,光束在斑驳的彩绘上移动,照亮了壁画中隐藏的玄机——一幅《溪山行旅图》的仿作里,主峰左侧的岩石纹路竟与玄山氏山水画中的瀑布走向完全重合,连石缝间点缀的几株灌木都分毫不差。
“师父,您看这里。”小林指着岩缝处的朱砂印记,指尖悬在半空不敢触碰,“这颜色比周围的颜料新得多,像是后来补上去的。”他从背包里翻出放大镜,镜片下能清晰看到印记边缘的龟裂,“而且用的是矿物朱砂,混了桐油调和,这种工艺在民国以后就很少见了。”
陈轩取出随身携带的牛角刮刀,刀身泛着温润的包浆——这是他祖父用过的老物件,刀刃薄而不脆,最适合处理脆弱的古物。他沿着印记边缘轻轻撬动,灰黑色的墙皮簌簌剥落,露出里面青灰色的砖面。砖缝间嵌着的糯米浆早已风化,用指尖一捻便成了粉末。玄鉴镜贴近墙面时,镜面星图突然旋转,北斗七星的勺柄正对着砖缝中一块微微凸起的青砖,星斗连线处泛起淡蓝色的微光。
“就是这块。”他用指腹按住青砖边缘,发现砖体比周围的松动许多,边缘还有几道细微的划痕,像是被人反复撬动过。三人合力将青砖向外抽出,砖体脱离墙体的瞬间,一股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樟木与旧纸混合的味道,带着潮湿的霉味,却掩不住文玩特有的沉静。墙内立刻露出一个两尺见方的暗格,暗格四壁铺着防潮的油纸,虽已泛黄发脆,却仍能看出当年包裹的用心。
暗格深处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上面静静躺着一卷装裱古朴的字帖。绒布是上等的云锦,即便过了百年,暗红色泽依旧沉稳,边角绣着的缠枝莲纹虽已模糊,针脚的细密仍能想见当初的考究。陈轩戴上白手套,指尖触到宣纸的刹那,便觉出纸张的绵密——这是宋代特有的澄心堂纸,纤维细长如蚕丝,在灯光下能看到淡淡的帘纹。他小心翼翼地将字帖取出,展开时宣纸发出轻微的脆响,像是老者在低声诉说往事。
米芾标志性的瘦金体跃然纸上,“蜀素帖”三个大字力透纸背,笔画间的飞白如枯藤坠石,带着一股子桀骜不驯的气韵。右下角的朱砂印章虽已褪色,却能清晰辨认出“玄山珍藏”四字,印泥中混入的珍珠粉在光线下闪烁着细碎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