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洒在博物馆的大理石地面上,反射出温暖而庄严的光芒。陈轩和苏晴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而入。
这是“玄山鉴宝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份正式委托,也是他们向世人证明自己价值的第一步。
馆长早已在会客厅等候,见到他们,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陈老师,苏小姐,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馆长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谨慎处理。”
“馆长客气了。”陈轩微笑着点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馆长不再多言,带着他们穿过几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安保严密的会议室。厚重的金属门关上后,室内一片寂静。长桌的中央,铺着一块深蓝色的绒布,一件光彩夺目的“清代珐琅彩瓷瓶”正静静地安放在上面。
瓷瓶通体洁白,釉色温润如玉,瓶身上绘着精美的花鸟图案,色彩艳丽,笔触细腻,仿佛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带着生命的气息。
“这就是那件捐赠品。”馆长介绍道,“从表面看,它几乎无可挑剔。但我们博物馆的几位老专家看了之后,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我先看看。”李教授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门口,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周女士和赵队长也随后走了进来。联盟的核心成员,首次在正式任务中集结。
李教授戴上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瓷瓶的每一个细节。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口中念念有词。
“器型规整,比例协调,釉面光洁,色彩……嗯,色彩过于鲜艳了。”李教授放下放大镜,说出了自己的第一印象,“这种鲜艳,不是岁月沉淀后的温润,而像是……刻意为之的张扬。”
苏晴接过话茬,她将便携式显微镜对准瓷瓶的釉面。
“李教授说得对。”苏晴一边观察一边说,“在显微镜下,釉面的气泡大小均匀,排列过于规则。这不符合清代珐琅彩瓷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气泡自然形成、大小不一的特征。”
周女士则从修复师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胎釉结合处过于平滑,没有历史使用中留下的自然磨损痕迹。而且,你们看这里——”
她指着瓶底的一处细微痕迹,“这道划痕,是新的。虽然作伪者试图用特殊方法做旧,但手法还是不够高明,留下了破绽。”
几位专家的意见,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馆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