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计划书。
计划书中详细列举了集团的组织架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
沈良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这份计划书,倾注了老部长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沈先生,老部长还让我转告你,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你只需要放手去做。”林晓雅补充道。
沈良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他明白,老部长这是在给他创造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晓雅,谢谢你。”沈良真诚地说道。
“不用谢,沈先生,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晓雅微微一笑。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良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重工集团的筹建工作中。
他凭借着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深刻记忆,以及多年积累的经验,很快就制定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
林晓雅则成为了沈良的得力助手。
她年轻、充满活力,而且学习能力极强。沈良交给她的任务,她总是能出色地完成。
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新重工集团的筹建工作进展神速。短短几个月时间,集团的框架就已经搭建完成,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也陆续加入进来。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
集团急需一批新型钢材,用于研发一种关键设备。
但是,这种钢材国内还没有生产,只能依赖进口。
而西方国家却对中国实行了技术封锁,拒绝向中国出口这种钢材。
沈良陷入了困境。
他知道,如果不能解决钢材的问题,整个集团的研发工作都将陷入停滞。
“沈先生,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林晓雅焦急地问道。
沈良眉头紧锁,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知道,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晓雅,你去查一下,国内有没有哪家钢铁厂有能力生产类似的钢材。”沈良吩咐道。
林晓雅立刻开始调查。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
国内的钢铁厂技术水平普遍落后,根本无法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钢材。
“沈先生,我查过了,国内没有一家钢铁厂能够生产这种钢材。”林晓雅沮丧地说道。
沈良沉默了片刻,然后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的光芒。
“没有现成的,我们就自己造!”
沈良的这句话,让林晓雅愣住了。
她没想到,沈良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造钢材,这谈何容易?
“沈先生,这……这恐怕不太现实吧?”林晓雅犹豫地说道。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沈良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有技术,有团队,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个难关!”
沈良的自信和决心感染了林晓雅。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心中充满了敬佩。
“沈先生,我支持你!”林晓雅坚定地说道。
于是,沈良带领着团队,开始了自主研发新型钢材的艰苦历程。
他们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