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重工的团队!”
他重新坐下,语气变得严肃:“张总监,我知道你的担心。但是你要明白,现在的华夏重工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不是向前冲,就是被人踩死!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既然这样,与其畏手畏脚地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张慧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最终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沈总。财务部会全力配合公司的战略决策。”
“好!”沈良拍了拍桌子,“现在立即给我准备一份详细的资金分析报告。我要知道在最坏情况下,我们能撑多长时间。在最好情况下,我们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没问题!”张慧起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又转过头,“沈总,有句话我一直想说。”
“什么话?”
“跟着您,我觉得很有干劲!”
沈良看着张慧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就是他想要的,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华夏重工都像上了发条一样高速运转。
技术部每天都开到深夜,一群工程师围着图纸和设备,激烈地讨论着各种技术方案。
“老赵,你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温度控制还需要更精确。”
“那就用分段控制!我记得日本人的设备就是这样做的。”
“日本人的?咱们为什么要学日本人?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创新吗?”
这种争论每天都在发生,但沈良知道,争论是好事,说明大家都在用心思考。
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也铆足了劲。老师傅带着年轻工人,一遍遍地练习新的操作方法。
“小王,手法要稳!这一炉钢水价值几万块钱,容不得半点马虎!”
“师傅,我一定好好学!”
销售部门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客户们听说华夏重工要搞技术升级,纷纷前来询问。
“李经理,你们的新产品什么时候能出来?我们厂里急等着用呢!”
“王总放心,我们沈总说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投产!”
就在这种紧张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了。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沈良正在技术部查看攻关进度,小陈匆匆跑来。
“沈总,不好了!德国汉森公司的代表来了!”
沈良皱了皱眉头:“汉森公司?他们来干什么?”
“不清楚,但是听说来了三个人,有技术专家,还有商务代表。现在正在接待室等您。”
沈良心中一动。汉森公司是德国的重工业巨头,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个时候他们突然来访,绝不是偶然。
“走,去看看这些德国人想玩什么把戏。”
接待室里,三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正在喝茶。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商务老手。
“沈总,您好!”那人站起来,用还算流利的中文说道,“我是汉森公司亚太区的技术总监,约翰·施密特。”
沈良和他握手,心中暗自警惕。德国人的技术总监亲自来中国,而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