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任何设备和场地。如果有人听到了什么风声,那一定是误传。”
说完,沈良看了一眼李副科长,后者立刻躲开了目光。
“既然没有违反规定的行为,那我可以回去工作了吗?”沈良问道。
几个人面面相觑,找不到继续刁难的理由。赵科长挥挥手:“去吧,但是记住,任何技术活动都要按程序进行。”
沈良走出办公室后,心中反而更加坚定了。这些人的反应说明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恐惧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越是这样,越说明他的方向是对的。
回到技术科,沈良装作若无其事地开始工作。但是午休时间,他悄悄来到了生产车间。
张师傅正在检查设备,看到沈良过来,立刻走了过来。
“沈工,我听说你今天被叫去问话了?”张师傅关切地问。
“没事,就是例行了解情况。”沈良笑了笑,“不过我们的计划需要调整一下。”
“怎么调整?”
“厂区里确实不方便。”沈良压低声音,“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我家里有个小院子,虽然条件简陋,但足够我们制作模型了。”
张师傅一愣:“在你家里?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没关系。”沈良摆摆手,“我一个人住,很方便。而且在家里,我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用担心被人干扰。”
“那材料和工具怎么办?”
“材料我来想办法,工具的话,我记得王师傅家里有一套不错的工具箱。”沈良说,“今天晚上你们有时间吗?到我家里看看,我们重新制定一个计划。”
张师傅点点头:“行,我去通知王师傅和刘师傅。”
下班后,三个师傅按照约定来到了沈良的住处。这是一个典型的八十年代职工宿舍,一室一厅,外加一个小院子。
“地方虽然小,但是够用了。”沈良指着院子里的一块空地说,“我们可以在这里搭个简易工作台。”
王师傅环顾四周,满意地点头:“这里确实比仓库强,至少不用担心被人发现。”
“关键是自由。”刘师傅说,“在自己的地方,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干。”
四个人在院子里仔细规划了工作区域,讨论了材料采购和工具准备的问题。
“材料方面,我有个想法。”沈良说,“与其用废料,不如我们自己买一些标准材料。虽然花费多一点,但是质量有保证,做出来的模型效果会更好。”
“这个费用…”张师傅有些犹豫。
“费用我来承担。”沈良毫不犹豫地说,“这不仅仅是为了厂里,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技术追求。”
三个师傅都被沈良的豪气感染了。
在那个年代,一个技术员的工资并不高,沈良愿意自掏腰包支持技术创新,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沈工,你这样做值得吗?”王师傅忍不住问,“万一模型做出来,厂里还是不认可,你这钱不就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