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小时后,沈良放下了手中的工具。他拿起游标卡尺,对工件进行测量。
“公差0.02毫米,完全符合要求!”
工作台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一直在旁边观摩的穆勒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不可思议,”穆勒用生硬的中文说道,“在德国,只有最老的工匠师傅才有这样的手艺。”
李德胜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小沈,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
沈良微微一笑:“自学的。”
这当然又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在2023年,沈良见识过太多的先进制造技术,但同时也深知传统手工技艺的价值。为了这次穿越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他曾经专门学习过各种传统工艺技法。
随着一个个难题被解决,实验装置的雏形终于出现了。
这是一个看起来颇为简陋的装置:由废旧电机改装的电磁分离器、用车床加工的旋转通道、手工制作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但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设备,即将改写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
“准备第一次测试!”沈良下达了指令。
所有人都紧张地围在装置周围。穆勒也放下了手中的笔记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
“启动电源!”
电磁分离器开始工作,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投入原料!”
一批含有不同杂质的废钢料被投入了进料口。
装置开始运转,通过透明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钢料在旋转通道中快速移动,同时被电磁场分离。
五分钟后,出料口开始有材料流出。
沈良拿起第一批处理过的钢料,仔细检查。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
“成功了!”他高声宣布,“杂质分离率达到了85%!”
工作台周围再次爆发出欢呼声。老刘激动地跳了起来,王小军更是直接扑到了沈良身上。
李德胜颤抖着手接过样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真的成功了!这个钢料的纯度比我们原来的工艺提高了一个档次!”
穆勒的表情复杂极了。作为一个在德国钢铁行业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专家,他深知这项技术的价值。更让他震惊的是,这群中国人竟然用如此简陋的设备就实现了技术突破。
“沈先生,”穆勒走到沈良面前,神情严肃,“我必须承认,我低估了你们的能力。这项技术,即使在德国也是非常先进的。”
“只是个开始而已,”沈良谦虚地说,“我们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
就在这时,厂长张建国匆匆赶来了。他一进门就看到了大家兴奋的表情。
“怎么样?成功了?”
“成功了!”老刘第一个回答,“建国同志,你快来看看这个钢料!”
张建国接过样品,虽然他不是技术出身,但也能看出这批钢料的质量明显更高。
“太好了!”张建国握住沈良的手,“小沈,你为咱们厂立了大功!我马上向省里汇报!”
“建国同志,先别急着汇报,”沈良冷静地说,“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