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你的方案来。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三天应该能完成主要改造。”沈良的语气很谨慎,“但是调试阶段可能需要一周左右。”
就在这时,厂长李建华带着几个厂里的领导走了过来。
“小沈,改造工作准备得怎么样了?”李建华的语气中带着期待。
沈良迎了上去。
“李厂长,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材料也都到位了。”
李建华满意地点头,然后转向身边的副厂长张卫国。
“老张,这次改造项目你要重点关注。小沈是咱们厂的技术骨干,要给他充分的支持。”
张卫国的表情有些复杂。
作为分管技术的副厂长,他对沈良这个年轻人提出的改造方案一直心存疑虑。
“李厂长放心,我会密切跟踪项目进展的。”张卫国的话说得很客气,但语气中的保留态度很明显。
沈良察觉到了张卫国的态度,但没有多说什么。
用实际结果说话,比任何解释都更有说服力。
检修工作正式开始后,沈良几乎寸步不离现场。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亲自确认。
“师傅,这个螺栓的扭矩要控制在80牛米。”沈良对正在作业的老工人说道。
老张头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
“小沈,我干这行二十多年了,这点事还用你教?”
沈良并没有生气,反而耐心地解释。
“张师傅,我知道您经验丰富。但是这次改造的技术要求比较特殊,容不得一点马虎。”
老张头看了看沈良认真的表情,嘟囔了几句,但还是按照要求调整了扭矩。
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
一些老工人对沈良提出的严格要求很不适应,认为这是在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
车间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王大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悄悄把沈良拉到一边。
“小沈,你要注意方式方法。这些老师傅都是有脾气的,硬来不行。”
沈良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技术标准不能打折扣。
“王师傅,我也不想得罪人。但是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改造失败,责任谁来承担?”
王大海叹了口气。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有时候也要学会变通。
“这样吧,具体的操作还是让师傅们来,你在旁边指导就行。别事事都要亲力亲为。”
沈良想了想,觉得这个建议有道理。
于是他调整了工作方式,不再直接干预具体操作,而是在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
这样一来,老工人们的抵触情绪明显减轻了。
改造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第二天上午,最关键的炉膛内壁改造开始了。
这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环节,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
沈良在前世见过类似的改造案例,但具体到操作细节,还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小心点,这块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