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清晨,沈良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
“沈工程师,项目组明天开始组建,您需要立即赶过来。”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急迫,“韩部长亲自点名要您担任技术总监。”
沈良握着话筒,手心微微出汗。技术总监?这个职位比他预想的还要高。
“明白,我今天就出发。”
挂断电话,沈良开始收拾行李。母亲站在一旁,眼中满含不舍。
“这一走,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母亲轻叹一声。
“妈,我会经常回来的。”沈良抱了抱母亲,“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午后的火车缓缓驶离车站。沈良透过车窗看着渐渐远去的家乡,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从今天开始,他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第二天上午,沈良出现在冶金部的会议室里。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大多是各大钢铁企业的技术骨干。沈良环顾四周,发现自己是最年轻的一个。
“各位,我来介绍一下。”韩部长指向沈良,“这位是沈良同志,我们这次项目的技术总监。”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交换着眼神,脸上写满了质疑。
“韩部长,这位同志看起来很年轻啊。”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开口了,“这么重要的项目...”
“年龄不是问题。”韩部长打断了他,“沈良同志的技术方案大家都看过了,非常出色。”
沈良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有好奇,有质疑,还有明显的不服气。
这种情况他早就预料到了。在这个年代,论资排辈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突然空降做技术总监,不引起争议才怪。
“各位前辈,我知道大家对我有疑问。”沈良站起身来,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但我相信,技术面前人人平等。用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几个老工程师面面相觑。
“那好,沈总监。”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站起来,“我是首钢的李工程师。既然您这么有信心,不妨给我们详细讲讲您的技术方案。”
李工程师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挑衅。他在钢铁行业干了三十多年,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的年轻人。
沈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我们先从基本原理开始。”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沈良用详细的技术分析和精确的数据计算,逐步展示了他的技术方案。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施,从设备改造到工艺优化,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清清楚楚。
随着讲解的深入,会议室里的质疑声逐渐消失了。几个老工程师开始认真做笔记,眼中的轻视变成了惊讶。
“这个热交换效率的计算...”李工程师突然开口,“您是怎么想到的?”
“传统方法确实有局限性。”沈良在黑板上画了个示意图,“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思路,从这个角度来看...”
李工程师盯着黑板上的图形,眼睛越来越亮。
“妙啊!”他忍不住拍手叫好,“这个思路太巧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