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交易(2 / 3)

举改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推行下去,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显然刘仲质一直在打太极,他是在逼迫自己,让自己主动提出来。

想了又想,孔讷内心不由得一叹,自己之前在路上想得太好了,既然选择这个点踏入了京城,怎么可能不陷入科举改革这个泥潭之中呢!

当即孔讷出言道:“晚辈在来的路上也听说过朝廷科举改革之事,昨日在城门口也听到士子说起,陛下欲要进行分科取士,却不知怎么个取法?”

“哎!陛下欲仿效唐制,日后科举不止考明经,还有明法,明算等科目,哎!如此一来,岂不是将我儒家圣贤之道与算学,律学这些杂学相提并论了,这实在是叫我等痛心疾首啊!”刘仲质说着,目光炯炯的看向孔讷,显然,他需要孔讷表明态度。

见状,孔讷的内心也很是无奈,分科取士的确伤害了他儒家和孔家的利益,但他孔家向来都是跟在后面摇旗呐喊的,什么时候做过出头鸟,现在刘仲质很显然是想让孔家带这个头。

可是孔讷没法拒绝,刘仲质坐镇礼部,袭爵之事也必须要他认可才行,若是今日不答应刘仲质,恐怕袭爵之事将遥遥无期。

思虑再三,孔讷终一咬牙,顿首道:“自古以来,我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绳,培育出无数德才兼备之士,为天下稳定、朝堂安宁立下汗马功劳,而科举作为朝堂抡才大典,对于天下士子更具引导作用。”

“以往明经取士,士子浸淫儒经史,所学非独文字章句,更是受历代相传之治世理念、道德规范之熏陶,如此方能塑造其家国情怀、教养担当。”

“可若分科取士,天下士人或为一技之长、或重专科学业而轻经史研习,长此以往,儒学渐趋式微,其所孕育的修身齐家理念无以传承,这不光损害我儒家一门荣耀,更累及朝堂再难有治世兴邦之念,直至伦理纲常尽失,我朝危矣!”

先强调他儒家功绩,再点明科举影响力,最后落实在分科取士既害儒学又祸家国的定论上,这一番话说得深入浅出、有条有理,倒可称得上雄辞闳辩。

刘仲质听得眉开眼笑,捋须颔首道:“贤侄果真心思明慧,一番分析鞭辟入里,实在发人深思。”

“文质公谬赞了。”孔讷微微欠身。

刘仲质脸上的笑容旋即敛去,微一叹气道:“只可惜,陛下一意孤行,强要推行科举改制,如今分科取士已是大势所趋,若无德高望重者出面劝谏,怕是无力回天。”

说话间,刘仲质眼眸微挑,朝孔讷瞟了一眼,其眼神暗示之意,不言自喻。

孔讷素是心思敏锐,恰在此刻却糊涂起来,像是全没留意刘仲质的暗示,仍只抿唇蹙眉,做一副犯难模样。

刘仲质恨得牙痒痒,你小子还在跟我装傻是吧!

人家不接话,只能自己主动将话挑明,刘仲质马上又一拍脑门,作“顿悟”状:“欸,我忘了,贤侄乃是孔家家主,儒门魁首,由你来出面,做这劝谏之人,岂不最合适?”

不给孔讷喘息机会,他立马坐正身子,拱手正色道:“贤侄,还望你能上书陛下,劝谏其放弃分科取士,唯有如此,方能救我儒家于水火之中,儒家存亡在此一举,你可莫要在这当口退缩啊!”

最新小说: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我去明末救义士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三国之再世诸葛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娘子—媚乱天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