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眼,道:“官员们有家庭要养,逢年过节还要走亲访友,平时也有应酬,这些开销,只靠你那点微薄俸禄,哪能够,最后只能被逼无奈,贪腐受贿,总不能当了官,还让家人忍饥挨饿,只闭门不与旁人来往吧?”
听朱辰将官员说得格外清苦,朱元璋登时火大道:“你这话从何说起,咱虽定的俸禄不高,怎至于叫他们饿死?一品朝臣,每年俸禄八九百石粮,合每月七八十石,便是九品微末小官,年俸也有五十石粮。”
“你去看看那些平民百姓,他们一年到头才能挣几个粮?”
“这些官员,收入成倍于寻常百姓,已是不低了,就这样还要贪腐索贿,咱看他们就是骨子里嗜贪成性罢了!”
许是打小自苦难中来,朱元璋对于地方官员,一直不抱好感。
照他看来,基层官员每年月俸足可度日,这便已足够。
事实大明官员的俸禄,的确可算是历朝历代之最低。
朱辰叹了口气,一脸无语道:“敢情给老祖宗您当官,只需要活着,穿衣不要钱?冬天取暖的木炭不要钱?一个县太爷同时还要养着仆役什么的,这些不是钱吗?”
“那我是不是还要给他们配几个美人,前元是怎么败亡的,还不是基层官僚腐败,百姓才会深受其苦?难道当官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若是如此,这大明和前元又有什么区别?”朱元璋的火也被朱辰给点着了。
“难不成百官们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过这种紧巴巴的日子?”朱辰讥笑道。
“官员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成为人上人,可若他们当官之后,发现生活水平仍只维持在养家糊口的水平,他们岂能甘心?这种不甘心,渐渐会演变成贪婪,最终使得官场贪腐成风。”
对官员抱较低的人格标准,这既是无奈,也是现实,要想根治贪腐,就得正视人性的贪婪本色。
朱元璋依旧还不认同朱辰的看法,当即争辩道:“他们整日读圣贤书,难道他们就没从书本中学到圣人风骨?圣人都说‘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还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何他们竟一点没听进去?”
“十年寒窗,竟只学会如何攀高比低,如何索求富贵,那这书也算读到脚肚子里去了!”
对他这般偏执,朱辰翻了翻白眼道:“您也说了,这是圣人之言,你觉得人人都能当圣人吗?老祖宗你瞧不起升官发财,是因为你不需要这些,您自然不会明白一个人十年寒窗苦读,除了为生民立命,就不能想着让自己过上一点好日子?这日子不说多好吧,至少也要当得起体面二字!”
“你这简直就是歪理!”朱元璋反驳道。
“老祖宗,一个人手下养了一群狗,这里面有一门心思偷吃的饿狼,也有宁愿饿死的忠犬,但大部分的看门犬,不过是求个温饱而已,老祖宗你猜,这些随波逐流的看门犬,他们饥肠辘辘,身后又有能果腹的食物,你觉得他们是选择成为饿狼,还是饿死的忠犬?”朱辰对此嗤之以鼻。
凭什么读书人就该为生民立命?
凭什么,他们就该当一条饿死的忠犬?
人心浮动,大家都是凡人,善恶也不过是一念之间,一念可成佛,也可一念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