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就有官员站出来说道,孟家可不比孔家有三脉,邹县孟家没了,孟子就真的绝后了。
“是啊!若是陛下真是灭掉孟家,那孟圣就真的绝后了!”
“还请陛下饶恕孟家!”
…………
随即,又有数名官员站出来,事关儒家的生死存亡,他们必须据实以争。
望着这些官员那慷慨激昂的样子,朱元璋内心冷笑不已,对他们的鄙夷更大了,不过他本身就没想着灭掉孟家,如此自然借坡下驴。
“既然诸卿都为孟家求情,再念其并没造成严重后果,且孟家千年来教化万民,于国有功,咱决议法外开恩,免其死罪,改判其发配云南,望孟家能将功赎罪,将其家学传扬推广,教化云南百姓。”
闻言,朝臣们顿时松了口气,虽然是流放云南,但却比满门抄斩要好得多。
同样也涉及新政,对自家儿子严惩,却对孟家法外开恩,这可算是朱天子的一次退让,有不少人再次想着是否要站出来上奏劝阻新政。
而就在这时,朱元璋终于说出了今日目的道:“此次山东爆发民乱,皆因当地乡绅曲解朝廷政令,加之白莲乱党煽风点火,以致政令不通,百姓遭人蒙蔽,为免再出现此事,咱决定新建邸报司一衙,专事印发报纸,向百姓宣讲朝廷政令。”
朝臣们顿时懵逼,邸报他们倒是明白,可报纸是什么东西?从来只听邸报下传各衙,也没听说要将之宣讲给百姓听啊……
邸报繁复诘屈,那些泥腿子能听懂吗?
众人迷惑间,朱元璋已做了解释:“此报纸不同于邸报,专为沟通百姓,故采用白话编纂,此后每每发行新报,各地官衙都需下派文吏,去乡间村落宣读此报,以达政令通达之效。”
听到这里,朝臣们终于弄懂了朱元璋的打算,想越过士绅,直接与百姓沟通,如此士绅再也没法裹挟民意,与朝廷政令对抗。
可陛下这也想得太好了,让文吏去宣扬政令,他们本就和士绅是一伙的,这不是白费工夫吗?不少官员内心冷笑不已,都等着看朱元璋的笑话。
对于他们内心的想法,朱元璋并不知道,因为他
“此后,各衙文吏皆以宣读政令为政绩考核,一旦考核优异,其可晋升仕途,入朝为官!”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胥吏卑鄙,怎么让他们入朝为官!”
“此令只会败坏朝纲,令官吏权责混乱,影响社稷稳固啊!”
“陛下,此举有违纲纪礼制,实为不妥!”
“此令一出,怕天下吏员再不顾地方政务,全趋之若鹜宣讲报纸。如此一来,岂不叫政令废驰?”
“大明官制稳固,如今政通令和,妄作变更,恐于社稷有害!”
………………
众臣接二连三的站出来反对,这比刚才弹劾朱榑时,声势更大。
十年寒窗苦读,才考上了功名,当上了官,如今却告诉他们,那些卑鄙的胥吏也能跟他们一个地位,这让他们怎么能够接受,而且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本来竞争就激烈,再来这群胥吏竞争,那岂不是更难了,绝对不能让这条政令通过。
“咱都还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