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百治理好黄河,那他倒是要考虑一下了。
随即,朱元璋看向白英道:“白英,这几本书就赐予你,这几日你细细研读,拿出一个治河方略出来,如此,在朝会之上,咱也好说服群臣,予以你治河之重任。”
治理黄河是国家大事,不是靠朱元璋一个人说了算,还需要朝廷其他衙门的协助。
“小民领命!”白英连忙说道,他知道,这是朱元璋给自己的考验,只要自己能够成功说服朝臣,那他就能从一介白身变成官员,虽然白英的功利心不重,但是能当官,就能更好的治河,完成自己的梦想。
………………
数日之后,奉天殿内,朱元璋望着台下群臣道:“咱前段日子让尔等思考如何能够一劳永逸治理好黄河,诸卿可有对策了?”
群臣闻言,顿时缩了头,特别是六部尚书,本以为朱元璋当时只是一时之话语,过后就忘了,没想到,他今日竟然又重提此事,让他们指点朝政,一个个没得说,但是治河,抱歉,这东西,并不精通。
“怎么,诸卿一个个饱读诗书,难道还找不到治河之策吗?”朱元璋再次开大嘲讽道。
“臣等无能,请陛下治罪!”群臣连忙跪下拱手说道。
“我看你们不是无能,是把心都用在了争权夺利之上罢了,索性,咱也并没有指望你们!”朱元璋冷笑着,随即对着旁边的云奇道:“宣白英!”
“宣白英!”
随着一阵阵呼和声从奉天殿内传出,很快,就见一个黝黑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然后向朱元璋行了一礼道:“小民白英,参见陛下!”
“起来吧!”朱元璋挥了挥手道。
“谢陛下!”白英当即起身。
接着,朱元璋再次对群臣说道:“诸卿,这就是咱专门为治理黄河寻找到的治河能臣白英!”
直到这时,众臣才恍然过来,随即望着这个如同老农民一样的人,顿时议论纷纷。
工部尚书赵俊首先站了出来,反对道:“陛下,治理黄河是何等重要之事,这白英一介白身,从未听说过,如何能担当大任!”
治河本就是工部的猜事,突然冒出来个白英,抢走了工部的活,赵俊这个工部尚书能乐意才怪了。
“大司空所言有理,即使这白英有治河之才,也应该先委以小任,观其能耐才行,怎能把治河这么重要的事全权交给他呢!”
“微臣复议!”
………………
随后又有数名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这白英从来没听说过,看他那样子,就跟自己家里的佃户一样,怎么能让他来全权负责治理黄河之事,简直可笑。
对此,朱元璋倒没严辞回驳,他倒是能理解朝臣们的反应,毕竟自己若非朱辰推荐,也绝想不到这么一个人,当下里,他只能用事实向众人证明,白英确有其才。
“白英,你就向诸卿说说你的治河方略吧!”
“臣领命!”白英点了点头,然后对着众臣侃侃而谈道:“小民以为黄河之害,在于河道淤塞,堤坝老旧,要想疏通河道,须从以下三点做起。”
“不知哪三点?”赵俊当即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