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112章 三王巡查,反贪风暴!

第112章 三王巡查,反贪风暴!(2 / 4)

还涉及明初的社会结构、朱元璋的治国理念以及大明士绅阶层特殊地位的多重影响。

首先,郭桓案之中,户部侍郎郭桓是首恶,但郭桓这个首恶一直待在金陵,他本人没法前往各地,故郭桓之下有层层官员,到了地方,便是地方官吏与大量的士绅阶层。

朱元璋认为大明要“与百姓共天下”,严惩贪官污吏,讲究一个“重典治吏”,然朱元璋手下的人却不这么想,最典型的当数长寿的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是坚定的“国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支持者,这是他与朱元璋在政见上的根本分歧。

李善长清楚,士绅是明初地方社会的实际控制者,举人、进士、退职官员,还有当地的地主豪强,掌控地方经济资源,并参与到地方的行政事务,如赋税征收、司法调解之中。

朱元璋的“重典治吏”,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扰乱大明的根基。

李善长的认识有对有错,对的是士绅阶层的确拥有巨大的能量,大到窃取国家的赋税,影响朝廷大员,他们便是郭桓在各地侵吞赋税的爪牙,更是侵吞赋税的最直接得力者。

而错在于,就算大明与他们共天下,他们的贪欲也不会停止,反而会在纵容之下愈演愈烈,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最终走到元末的老路上来。

洪武十八年,六月。

秦王、晋王、燕王,分别前往浙江、江西、河南三省,彻查郭桓案。

经查,三省之中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以及逃税、侵占土地,私分侵吞赋税的士绅,数量更多。

三王查得心惊胆战,遂将三省之情况送往金陵,请朱元璋过目、定夺。

金陵,吏部尚书李信府邸,六部尚书已经很久未曾私下小聚,正值敏感时期,今日若非李信送信,其他五人可不敢来。

户部尚书郭允道抚须,道:“不知李兄匆忙请我等过来,是有什么大事?”

李信微微一笑,打趣道:“诸公,近日过得可好啊?特别是来学兄!”

刑部尚书开济满脸疲惫,道:“李兄就不要说笑了,刑部的案子快堆积成山了,三位殿下抓的人,已经快塞满刑部大牢。”

李信微微颔首,道:“来学兄你这叫能者多劳,其实我今日寻几位来,也为了此事。”

礼部尚书刘仲质眼珠一转,道:“李兄此言,莫非想要劝说陛下,适可而止?”

李信露出赞赏的神情,幽幽说道:“三位殿下的文书,已经送到了金陵,听说陛下发了好大脾气,若陛下继续让三位殿下清查下去,那各省官员,以及当地的士绅大族,还能保住多少?诸位的同乡、亲族、好友、门生故吏恐怕都要受牵连。”

兵部尚书赵仁眉头紧蹙,道:“李兄所言有理,我们也着急,可谁能劝得住陛下?若是贸然劝阻,惹恼了陛下,我等也要受罚,我兵部的官员被抓了五成,政务都差点维持不下去。”

工部尚书赵俊亦满脸忧愁,道:“是呀!我等往日与郭桓没有什么交集,才能独善其身,万一因进言惹得陛下不快,岂不是惹火烧身?李兄,没有周全的办法,这浑水我等就不要趟了。”

赵俊、赵仁等人不是不急,三王清查郭桓案,势必会动摇地方

最新小说: 三国之再世诸葛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去明末救义士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娘子—媚乱天下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