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听闻此事后,他便领着亲信,赶到了萧山县。
萧然山下,明军驻地。
浙江都指挥使司千户洛忍,正在一脸严肃地向朱棣与李景隆讲述当前的情况。
“殿下,萧然山高有八十丈,长约四里,宽约一里,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北干山一起成为萧山县北面的屏障,这伙暴民有千余人,人数虽不多,但其中应该有熟知地势、懂些兵法的人在。”
洛忍在地图上标注了三个点,道:“殿下请看,暴民扼守了这三处要道,据险而守,我军强攻了三次,都没有冲破。”
李景隆看了看,眼珠一转,道:“洛大人,若我军集中兵力,猛攻一处呢?”
洛忍想了想,说道:“恐怕不行,暴民三处险地相距不算远,支援极快,集中兵力进攻一处,效果不会很好。”
李景隆犯了难,道:“归根到底,我们的兵力不足,若是能再向都指挥使司调派些兵马,当能破敌。”
洛忍露出一抹苦笑,如今浙江不太平,民乱、倭寇、匪寇都来凑热闹,都指挥使司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将?
这时,朱棣的目光扫过地图,最后落在了北干山上,道:“从萧然山下进攻,敌军居高临下,对我军不利,然从北干山进军,一路至萧然山西南侧,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
洛忍立刻脑袋摇晃地如同拨浪鼓,道:“殿下,北干山虽然容易入萧然山,但道路崎岖难行,几年前那边因山崩,路断了,两侧山壁之间,出现了长约三丈的断崖,根本无法通行。”
朱棣指了指洛忍,道:“洛千户,本王跟随魏国公行军打仗,学到一个道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脑子不妨灵活一点,萧山县城里有木匠,将官营工坊里的匠人都集合起来,打造木桥是什么难事么?”
“三丈之遥,本王只要一能通行的木桥就好,我给萧山县两日时间,完不成,本王治萧山知县的罪!”
洛忍领命而去,李景隆则与朱棣走出营帐。
李景隆轻声说道:“殿下,民乱四起,案子又到了紧要关头,您不应该到这荒郊野外来。”
随着案件的彻查,朱棣已经找到了浙江、福建、广东三地大族参与海贸走私,行官商勾结之事的证据,李景隆担心,他们会对朱棣不利。
“有些事躲是躲不掉的,与其龟缩起来,不如露出破绽,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在这里闹腾的声势越大,后面的人越会忍不住,咱就在这里,等着他们!”朱棣的嘴角上扬。
他天生不是安生的主,在北平府就藩之时,就敢不顾朱元璋定下的规矩,跑到塞外与残元的兵将打生打死。
到了杭州府,以身入局更是不在话下。
朱棣没猜错,当他离开大城来到萧然山下,已经被人悄悄地盯上了。
钱塘江上,夜深沉寂,一艘小船上,两个汉子相对而坐。
“京城那边来了消息,让吾等不惜一切代价,诛杀燕王,这可是玩命的勾当。”黑衣汉子低声道。
“杀了燕王,嫁祸给倭寇,朝廷震怒清剿倭患,正好为我等扫清航路上的障碍。”青衣男子嘴角上扬。
“上面已经说了,事成之后,人人都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