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所,层级分明。”
“且分散了军权,强化了中央集权,卫所士兵分属于各地,将领的权利也被分割,可以说,像大唐那样藩镇割据的隐患被消除了。”
说着朱辰朝着朱元璋竖起大拇指,赞道:“老祖宗,您还让军事指挥权与调兵权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二者互相牵制,这手段堪称一绝,文治武功您与李二差不多。”
闻言,朱元璋脸色才好看了一点儿,随即说道:“你小子别给咱戴高帽子,说吧,卫所制的弊端都在哪里,咱要听实话!”
朱辰琢磨了一下措辞,说道:“首先,土地兼并问题没法避免,就拿陆仲亨这案子来说,唐胜宗、费聚、赵庸三人在凤阳圈地将近千亩土地,还有卫所那边的指挥使,对军户的土地强取豪夺,这情况在大明各个卫所都有,老祖宗您心里应该明白。”
“土地兼并的加剧,令卫所的屯田全部集中于军官、豪强手中,这军户沦为佃农,甚至逃亡也就不新鲜了,老祖宗,而今可是洪武二十年了,大明境内逃脱的军户应该不少吧?”
朱元璋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每年各省都有逃离原籍贯的军户,长此以往再过一百多年,卫所兵卒的生活会更难。”
“这不就对了!”朱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其次,卫所的士兵长期从事农耕,缺乏专业训练,使得军事训练废弛,会导致战斗力低下,这一点现在还看不出来,毕竟现在的卫所兵全都是从天下大乱中活下来的精兵强将,但是大明已经开始稳定了,以后仗不会一直有的。”
“然而卫所军官是世袭制的,老子是指挥使、千户,儿子还是指挥使千户,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咱们就说那马远,一个指挥使,就能强占他人妻子,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长此以往谁还愿意当兵?不逃才怪呢!到了明末天启皇帝与崇祯皇帝那会儿,许多卫所已经名存实亡,实际兵力不如额定人数的一半。”
“这么严重吗?”朱元璋虽然知道有逃兵,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历史上,大明中后期,卫所兵缺乏训练、装备落后,面对蒙古骑兵与倭寇的时候屡战屡败,朝廷不得不依赖募兵来对抗敌人戚继光的戚家军,俞大遒的浙江兵,这都是有名的将军,所以到这个时候,卫所制度显然已经不合时了。”
而且卫所制度还会造成社会固化跟军户地位低下,大明朝的军户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当了军户就要世代赋役,不得脱离军户籍贯,且军户社会地位低下,还不如农户呢,搞得都没人愿意跟军户结亲,当兵不光荣,玩命还得被人歧视,老祖宗您说说,天下有人愿意干这种买卖么?”
“照你这么说,咱的卫所制度一点好处都没有吗?”朱元璋有些不甘心。
“我不是说了吗,在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卫所制度稳固边疆、稳固内部效果极佳,但是面对明朝中后期的战争,难以应付,土木堡之变、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还有满清崛起,僵化的组织与低效的动员能力暴露无遗,注定要被淘汰。”
“史书记载,嘉靖年间,八十多名从台州府登录,然后一路畅通无阻,直接杀到了金陵城下,那是金陵城中的高官和士兵只能关紧城门,没有一个敢于出城应战。”
听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