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名存实亡的内阁(3 / 4)

崇祯八年期间,朱由检早已不信东林党那些高谈阔论之人,如今的他思想已转变过来,最为重视的乃是实干有才之人。

也是因此,洪承畴、卢象升还有那祖大寿,包括日后的吴三桂这些人才能入了他的眼,才能被他一举提拔到那般官位。

可惜他太急又太慌,再加上大明的国运如此,所以使得朱由检慌不择路,自然做出了不少错误的选择。

毕竟他朱由检也没开天眼,漫长岁月中谁是忠良谁是奸佞。

他分辨不清。

“别忘了,哪怕没了内阁,我这个老东西还兼着礼部尚书的官衔。”

眼见府内浙党一众官员虽不至于抱头鼠窜、不知所措,但个个却已是面露惶恐,好似浙党已然将要解散一般。

温体仁继续开口,“慌什么?”

“太祖皇帝何等英明,如今接手这天下之权,在老夫看来不仅非我浙党之祸,反而该是我浙党大兴之日。”

“莫忘了洪武一朝,我浙党也是有着痕迹的,也算是同开国有些联系。”

温体仁饱含深意地开口。

众人心头顿时凛然。

洪武一朝两大党派,淮西勋贵与浙东党派。

哪怕两大党派如何相争,可不可争辩的是,的确有不少实干之人。

而在如今这崇祯一朝,各种党派大多数都是以地域为限,好比那东林党多为江南士绅、世代传承的家族之辈。

“依着太祖皇帝的脾气秉性,能容忍得了他们东林党、齐党这些上蹿下跳的小人肆虐到何等地步?

更莫要忘了他东林党这些年来和那徽商勾结,乱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

他东林党的主张跟太祖皇帝那可谓是南辕北辙的。”

温体仁再度开口。

朝堂之上,齐党等不是浙党的对手,只有东林党才算是有些威胁。

此刻温体仁缓缓开口,顿时就让浙党的重要成员们一个个松了口气,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

东林党在财政方面空谈仁政,坚决反对加征三饷。

三饷乃是朝廷一直以来应对边患和中原内乱的主要筹款方式,而东林党因为三饷,可弹劾了不少他们这些浙党之人。

“认为和谈是卖国,哪怕只是暂时的妥协;还有速战速决,催促洪承畴、孙传庭这些将领盲目出击,只知道德不知实务,用来绑架一些性子柔弱的天子,或许会有奇效,但对于开国洪武一朝的太祖皇帝而言。他们以往的这些立党之基反倒是他们的毁灭根源,朝堂有官员,幕后有士绅,地方有呼应,他东林党不亡谁亡?”

眨眼间的功夫,兵部尚书张凤翼目露金光,缓缓说道,字字珠玑,言之凿凿,可谓有理。

另外的内阁大学士王应熊颔首点头。

吏部尚书同样附和开口:“不过是靠着区区舆论造势,户户民清、国库丰裕,他们亲的可是皇家,东林党必是太祖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随着浙党成员一个个抽丝剥茧,分析出朝堂之上真正的局势,浙党成员一个个面露红光,再不复方才那般颓废之态。

“还有一件事。”

正当浙

最新小说: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三国之再世诸葛 娘子—媚乱天下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去明末救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