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如今被老祖宗这么一顿关怀,朱由检心头微微感伤,却也绝不会在吴孟明这个外人面前表露出什么情绪,淡漠的声音徐徐响起:“朕知道了。”
“锦衣卫下去准备,这京营新军之内,朕会调遣好一切的。”
吴孟明点头退下。
饱读诗书的朱由检带着京营新军,如今虽算不上合格的将领,但也已经拥有了一位合格将领所必须的全部综合条件,只需好好上前线指挥经历一番,想必便能成为一个武功方面不错的帝王天子了。
而也就在吴孟明离去之后。
那东林党之内幸存的文震孟、姚希孟、侯恂还有郑三俊四人,皆都收到了宫里的旨意,一同跟京营新军还有御驾亲征的崇祯天子朱由检前去中原之处,一举解决这中原之乱,让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李自成这些叛乱贼寇伏法。
同样接收到旨意的,还有浙党的熊应元、兵部侍郎杨嗣昌,为的便是让浙党之人也顺带着这股大势将琉璃厂一事同样推行出去。
期待能跟武将勋贵那边一般。
……
隔日,奉天殿朝会之上,文臣百官依次入殿,一同商讨的事宜,正是关于崇祯朱由检御驾亲征一事。
“咱以为此事可行,群臣觉得如何?”
朱元璋温和的目光扫过面前的百官,好似他不过只是一慈祥的年迈老者而已。
但此事早已在昨日定下,所以今日不过也就只是走一个排场罢了。
“伏惟圣朝。我大明以忠孝治国,如今中原贼寇盘踞流窜,陛下欲亲征,可彰显我国之威,以此聚拢我大明民心军心,定是天大的喜事。”
“微臣遵命。”
内阁首辅温体仁高声阔论,一步踏出说道,浙党之人齐齐站出响应。
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同样开口:“御驾亲征,自有先例。还有太祖皇帝于京城之处稳坐后方,天下安定,御驾亲征必能手到擒来。”
“太祖皇帝万岁。陛下万岁。”
还有东林党、西党、楚党之人,此时也一个个相继站出来说起了漂亮话:“京营新军下江南,已是横扫,我大明独留这朝堂之上的害群之马。”
“《大明日报》一出,可见太祖皇帝的盛世之基。”
“此次陛下北征,帝王亲征定当能将那些贼寇吓得胆战心惊,一举解决我大明这中原之乱。”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到了后面,这奉天殿之上的各个官员便已是七嘴八舌地连声附和。
“老祖宗放心,孙儿一定竭尽全力,手握京营新军,定不会让太祖失望,定不会让我大明子民再度失望的。”
朱由检目光灼灼,眉目精神抖擞。
在京营新军之内,肉蛋白补充极佳的他,再搭配上这一身九爪龙纹的天子朝服,更是显得意气风发。
这才是大明朝该有的年轻帝王的威严。
这一刻,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朱由检,微微点头的同时,也算是顺眼了那么一丢丢,虽然还是比他的好孙儿朱慈烺差了那么一些就是了。
朝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