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分后怕:“没看到这才过了几月,朝堂之上就死了多少官员?一批一批跟割韭菜似的,脑袋全都丢光光,尤其是前不久,东林党的中层、基层一大批官员在午门之处,可是死了一大堆,着实把我吓得不轻。”
“族弟放心,日后为兄在金陵城留任做官,也会照拂你们二人。”
“此事,算为兄欠了你们一份人情。”
“知道了,族兄。”
方以智咽了一口唾沫,颇有些内向的他腼腆点头,认了命。
毕竟这本就是他们这种寻常家族族人的归宿,比那些百姓家要好太多。
能娶得一个小家碧玉般的娘子。
还有家族的赠银、田亩、住宅,若是为家族有贡献,还能经营一些庄子、铺子生意,甚至他在国子监还能继续求学。
家族的好处既然受了,这担子和责任自然也该承担一二,否则在这乱世之下,家族为何要庇佑他们?
见到方以智没有半分抗拒,族兄才算是放了心。
涉及到个人前程,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
只是他们二人乘坐马车缓缓驶行,前脚刚走没多久,国子监祭酒与魏国公徐允祯这两个金陵城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比那张家这二流世家高了不知多少的顶尖人物,看着那马车远去的背影,目光中满是哭笑不得。
“这位大才,还真是天公不作美。”
徐允祯苦笑一声。
国子监祭酒目光却显得格外坚定:“好事多磨!”
“若是金陵国子监能出这么一位大才,或许我国子监接下来也该换个样子了。唯有如此,才能成为我大明盛世之下的文人圣地。
江南之处素来以东林书院为主,可如今东林书院被封,我这金陵国子监为何不可有一番作为?”
江南本就神童多、文风盛。
之前东林书院能做到的,金陵国子监没理由做不到。
此刻。
他死死盯住方以智离去的方向,绝不会轻易放过,甚至似笑非笑地看向徐允祯:“不知魏国公可否再行前去?”
“有何不可?”
徐允贞淡然一笑,应承下来。
画面一转,到了方家。
方家并非什么国公府、侯爷府邸,甚至连三进三出的大宅子都没有,不过是一处像样点的两进宅院罢了,从侧面也看得出方家在金陵城的窘迫,只是区区末流家族而已。
“爹娘,没事的。”
到了方家宅院之内,方以智见到亲生母亲,下了马车便迅速安慰,“是孩儿无用,这么多年学问没什么进步,落得今时今日这般,已是该知足了。”
方以智很有自知之明,面前的爹娘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们内心对这门婚事也并非多抵触,只是可怜儿子娶了张家的庶出大小姐,日后婚后日子怕是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