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心在大明,朝鲜身为大明的附属国、盟友,能够有这般的战绩,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大明的余力之大了。
大明大军还未曾来,只靠着朝鲜却能够挫一挫大清的锐气,足以证明他耿仲明的投诚是正确的。
回到汉军营帐区域,耿仲明未曾开口,但身旁的亲卫还有四处的汉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幸好今日咱们没被派到前线去,否则这一仗下来,咱们这些汉人还能活几个?”
“听说那些蒙古八旗的人死得那叫一个稀里哗,这一仗,蒙古那边恐怕至少死了一万多人。要不是陛下迎娶了察哈尔部还有科尔沁部的几个女人,恐怕早就造反了。”
“行了行了,王爷来了,闭上乌鸦嘴。”
平日里,耿仲明在他们这些底层士卒的眼里,对大清不说忠心耿耿,也算是威严有加,所以自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在这敏感的特殊时期继续放肆。
但当耿仲明来到他们身前时,却并未如同往日那般喊打喊杀,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便好似无事发生一般,迈步离去。
耿仲明这乌真哈超火炮营当下主将之人的态度,无声无息间也似是影响了所有汉人的态度。
“王爷这是转性了?”
一众士卒忍不住这样想,不过也是情有可原。
毕竟昨日耿仲明的至交好友孔有德才刚死。
他的态度有所变化,在所有人的心里面也并非不可接受的事情。
而不多时。
关于安州城、义州城的一份份战略要报也同样传来。
在郭山城内发生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这两座城内,且郭山城城小墙矮,所以比不得义州城、安州城这两座大城。
在那里的伤亡程度比在郭山城理所应当地要更大、更严重。
于是,皇太极所坐镇的这大清营帐之中,军中氛围莫说是那些伤亡惨重的蒙古部落,就连那些各处贝勒多尔衮、阿济格等人也都不敢再有任何越了规矩的举动,生怕被拎出来狠狠杀鸡儆猴,借此再度立威。
而耿仲明这些汉人就更不用说,已然成了边缘人物的他们,似乎随着军营之内的局势变化也略显出几分被重视的迹象。
前景大好之时。
他们在旁人眼中可有可无;如今蒙古人伤亡惨重,就连一众八旗精锐也折损了快有五千之余,使得接下来进军朝鲜。
他们这些汉人的重要性无疑加重了许多,耿仲明的日子也比之前好过了那么一些。
只是此刻平壤重镇之内。
王室成员看着从安州城、义州城、郭山城包括其他小县城退回来的百姓,朝鲜官军还有那些守将之人几乎清一色全都傻了眼。
就算早早数月前王城汉城传来王令,让他们全力接收,而且也早从大后方运来足够的粮草辎重,可这么多数量的百姓,前前后后涌来,就算大多数将平壤当作中转站,把百姓分流到东西两侧还有其他重镇之处。
这些地方几乎全都是在大清攻略朝鲜汉城的战线之外。
可依旧让他们这些王室成员承受了重重压力。
尤其是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