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接管的消息,也如同飓风一般迅速传回到了福建一带。
各处的世家大族、地方豪族听闻,面露惊讶状,难以置信。
“他郑芝龙就这般降了?”
“不然还有如何?当下我大明春秋鼎盛,有太祖皇帝坐镇,还有陛下御驾亲征前往那朝鲜之处;辽东之处,那满清八旗精锐如今都被关宁铁骑一败再败,还有新式火器支援;这朝鲜之战一旦胜之。
他郑芝龙便如同那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此时不归降,更待何时?”
“中原之处已平,我大明再无亡国之相,反而有中兴之象,还有太祖圣皇帝死而复生的神迹。
他郑芝龙又岂是那般蠢笨之人?”
“我大明赢定了!这天下各处大族全都归于大明所有,难不成他郑家就是什么例外?”
起初一众世家豪族还有所惊讶。
随着渐渐分析,也就越发明白这是大局,已是国朝大事。
没看到中原之处、江南之地那些世家大族、地方豪族十之七八全数归顺,只有少许意图反抗,却被一扫而空。
崇祯的京营新军,还有那五边都督洪承涛以及所率领的各地将领,全都将其拿下了。
到了这崇祯一朝。
世家大族还是非常聪明,所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了最正确的抉择。
“他郑芝龙真的降了?”
五边总督职务的熊文灿拍案而起,目中尽是难以置信之态。
前来汇报消息的属下听后,蔚然一笑。
“大人。他郑芝龙凭什么不降?”
“这可是太祖爷发的旨意。如今大明天下,怕是除了那些满清鞑子暂且不知太祖的圣威!他郑芝龙又如何不知?
意图敢跟太祖爷反抗。
他郑家从上到下、从老到幼,岂不全是要死无葬身之地、被抄家灭族吗?
他郑芝龙哪怕如何再英雄一世,可又如何能够比肩得了三百年前的太祖圣皇帝他老人家?”
属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如今这大明的天下大势。
何为天下大势?
兵强马壮者皆为大势。
而在大明,论兵强马壮,还有谁能够比得过数百年前的洪武皇帝?
人心归附,这便是天下的大势。
熊文灿深深沉思,细想过后才苦笑一声:“是极是极。”
“他郑芝龙又如何能够比得上我大明的开国太祖?”
“是本总督一时想岔了,钻进了这牛角尖。
怪不得邹维琏那老家伙居然亲自带着两位钦差招抚之人前去那琉球之处,看来这老狐狸从一开始就看透了这一点。”
“本总督这一次反倒是不如他了。”
熊文灿目中流露精芒,大手一张,目光顿时变得肃然:“传令!总督府责令水师总兵还有其福建一应衙门的人,开始陆续和郑总兵接壤,不可有激进之举,只是名义程序暂时接触,一切都需等到朝鲜一战过后再行进一步的加深。”
熊文灿还是知晓如今的国朝大事,也明白太祖朱元璋为何在当下的这个时局拉拢他郑家郑芝龙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