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部落的战斗力更加凶猛。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甚至天微微亮时,这场攻破大清皇宫的战事才将将停歇下来。
四处都已开始修整,不断地打扫战场;大局稳定之后,也有着各处的人开始搜寻起那些大清皇室王族。
满人贝勒,绝不可能让他们继续躲藏。
祖大寿、曹化淳,还有身边的亲卫,以及蒙古三大部落的首领和诸多将领,众人踏在这大清皇宫的石道上,道路的缝隙间还透着血迹,能看得出昨晚那场战役的惨烈。
祖大寿目光眺望前方,有那大清的崇政殿,也有其他的宏伟宫殿。
他只是淡淡扫了一眼,便从旁处而过。
他可不会做那找死之举。
他并非君王,只是臣子,臣子就该有臣子的本分,若是进了那崇政殿,坐了那大清九五之尊的天子宝座。
他祖大寿何以面对大明的帝王君臣?
他赌不起,也还不想死。
更别提旁边还有个监军太监曹化淳。
曹化淳的话语权只比他低上一些而已;他祖大寿清楚,这辽东之处其他的将领可未必清楚,甚至还有那蒙古三大部落乃至其他部落的首领。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全部聚在一块儿,可并非是因他“祖大寿”这三个字,而是大明的大势所趋。
何为大势?
兵强马壮者为王,便为大势;
当今天下,大明已压住大清一切,这便是真正的大势。
“去,将几位娘娘请出来。”
祖大寿给了身旁跟着的务达海一个眼神。
务达海恭恭敬敬地行礼:“是,大人。”
阿拜、塔拜两兄弟也分别领命行动。
大殿之外,御花园之内,祖大寿一应军武之人并未卸甲,只是继续做“定海神针”的用处,默默等候。
“娘娘,请。”
务达海低眉顺眼,面露谦卑。
“务达海?居然是你。你背叛了我大清朝。”
大福晋哲哲端坐在中宫之处。
看到面前务达海这副模样,心思微转,也大体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你开了这盛京皇城还有这皇宫的城门,是与不是?”
她一双凤目微凝,自有着母仪天下的威仪。
务达海苦笑一声:“娘娘,您觉得我是那般蠢笨的人吗?大清难道真不如大明?不过是大势所趋罢了。
微臣不过只是尽了其中万分之一的心力,最主要的还是这盛京城以及这皇宫早已失了人心。
譬如昨夜那皇宫之处的城门,可并非是微臣所开,而是我大清的其他满人。
微臣能看到的,其他人也自然能够看得见,所以才做了同样的事罢了。”
“娘娘不也一样吗?关键时刻,不也为自己留了后路?”
这话反将了一军,让眼前的哲哲涨红了面庞,峨眉间尽是羞恼之意。
这话的确戳中了她的弱处。
务达海带着阿拜、塔拜,也分别将宫内的其他妃嫔海兰珠、布木布泰,还有那布木布泰等人全数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