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一条路走,但别忘了,在如今的义州城外,豪格所率领的正蓝旗依旧还有着数万蒙古衙门的人,甚至同大清皇上皇太极一起班师回朝的队伍中,也有着许多蒙古衙门的人步步追随。
所以他们依旧留着后路,只不过这条后路对他们而言并不那么美好罢了。
“快快快!!!”
明军尖兵不断催促,火急火燎,整个军队沉稳有力,稳中带快地不断撤退而出,决然不愿同那班师回朝的八旗子弟、大清主力撞上。
幸好此刻祖大寿他们已然得了正白旗多尔衮在皮岛的军情要报,辽东的大明锦衣卫也同他们取得了联系,所以才能够打这么一个时间差。
队伍之内,哲哲、贝勒杜度,还有其他的八旗贵人们眼神复杂地观望着。
“早知如此,当初便不该这般轻易跟着他们走了,若是能拖延上几日,待到我大清皇上领着八旗主力归来,或许未必会沦落到今时今日这般田地。”
“说什么胡话。当日若是不走,恐怕此刻早已到阎王爷那儿报到去了,人头落地。”
“行了,说这些有的没的作甚,还是乖乖走为好。”
多数人还比较聪明,能看清时局,最主要的是。
他们这些八旗贵族被收了兵器,身上还用麻油浸过的绳子绑着,行动力大大受限,想要反抗更是绝无可能,所以才只能“心甘情愿”跟着走。
祖大寿稳坐军阵之中,远远见了辽东临时抽调过来的一队民夫赶来支援,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同样放心的,还有军队之中的监军太监曹化淳、将军吴襄。
“祖大人,万事顺遂。”
吴襄上前拱手恭喜道。
祖大寿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终是不负所托。”
……
半日过后。
他们已然回到了锦州城内。
关宁铁骑还有四处修筑的堡垒,已然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虽然大清班师回朝的八旗主力舟车劳顿,回到盛京皇城后,又逢快入冬,而祖大寿他们从盛京带走的,并非只有壮丁劳力,还有更多的粮草辎重,甚至将王城之外那些此前未曾收割的粮食,能带走的全数带走,带不走的便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
此举虽有违天和,可能对大清四处的百姓有所危害,但身为大明的将军,祖大寿顾不得那么多。
为了大局,有时候势必是要牺牲一些的。
为将者绝不能有妇人之仁。
亲眼见到祖大寿带着数万俘虏在锦州城门鱼贯而入,队伍大排长龙,辽东边关的各大世家豪族一个个欣喜若狂。
傻子都能明白,祖大寿这是要一飞冲天了,保底是个侯爵,最高可能封国公,此时不抱大腿更待何时?
但抱大腿也要有眼力见。
直到几日过后,祖大寿、曹化淳、吴襄这些将领在锦州城内稍稍休养生息,辽东城内才开始大摆庆功宴席。
“祖大人,来,老夫敬您一杯。”
“哈哈哈!!!祖大人此举攻入盛京皇城,掳掠那大清王庭之人而来,此功甚大。”
“世人恐怕都未曾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