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在大清的生活还要好上一二,尤其是对于那些寻常的八旗子弟,还有蒙古衙门的人来说,几乎都算得上是丰厚的待遇了。
其中察哈尔部、科尔沁部还有阿敏残部的这些首领,心无旁骛地享受着每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也吩咐部落的儿郎们一开始便过着逍遥生活。
只要没坏了大明律法,他们似乎反倒才是这驿站之中最为自在通畅之人。
此刻三个部落的首领相聚在一起。
没错,他们也跟着祖大寿这些人来了大明京城。
“大口吃、大口喝,俺们可是归降之人,早已归顺大明,如今也该论功行赏了。”
察哈尔部的首领,一脸络腮胡,头戴玉珠,目光瞪得好似牦牛,看上去一脸豪气。
阿敏残部、科尔沁部的首领几乎也是清一色这般模样。
只因同样有前车之鉴:蒙古八部归降本就不是什么耻辱,既能投降大清,又如何不能投降比大清更强盛的大明?
他们一个个极为认可。
“那是自然,蒙古八部归降大明,本就是天经地义。”
“只是可叹那些蒙古部落的其他兄弟们,还在大清受苦、为他们卖命,真是愚不可及。待到来日,定要让他们臣服在大明脚下,回归该有的位置。”
科尔沁部和阿敏残部的首领一脸心满意足。
有人欢喜有人忧。
他们三大部落的首领吃喝无忧。
而大清皇室这边,那些根正苗红的宗室子弟还有高级将领,一个个全都愁眉不展,哪怕有着美食美酒在前,仿佛也都是他们的最后一顿断头饭。
不幸之中的万幸是,大清王庭这边地位最为尊崇的几位女眷,过得日子反倒有几分小家碧玉般的宁静致远。
正是大福晋哲哲,还有其他福晋布木布泰、海兰珠。
她们本就是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阿敏残部的人。
蒙古八部归降大明。
她们这些本属蒙古八部的人自然也相得益彰,毫无心理压力。
哪怕对此前盛京皇城之事有着几分悔恨,可如今事过境迁,再如何悔恨也无济于事,反倒不如朝前看。
而且大清眼下内忧外患,反倒不如大明强盛安稳。
她们这三个蒙古部落的女人自然也分得清该选择哪一方,从这个角度来看,归降大明反倒是一件好事。
若是等到大清覆灭,她们成了亡国之人,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比起那时的下场,如今这般似乎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海兰珠,还不快吃,这大明的鲜肉羹的确美味无比。”
哲哲离了大清王庭,来到这大明驿站之内,适应力极强,摇身一变,已从那高高在上的大福晋成了洒脱的蒙古部落儿女,为人豪爽,英姿飒爽,让一旁的布木布泰还有海兰珠钦佩不已。
而由于有了哲哲的带头。
她们两个蒙古八部的女子也很快效仿,成了一个个豪气荡回肠般的人儿,比起那些整日无病呻吟的大清王廷宗室。
可算是大相径庭,舒爽无比。
“还有这大明的羊奶,不知用何方法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