祯八年。温阁老虽仍位高权重,可他也只是吏部尚书。”
“论官职,本官岂能比他差几分?哪怕我们如今仍被视作‘阉党’旧人,世昌,你难道还看不清吗?
如今这崇祯朝,朝堂之上实则只有帝党一人,即便尚有其他党派名号,也不过是陛下有意维持的平衡罢了。所谓严党及其他派系,早已是过去式,只剩空名,若还抱着旧日派系观念不放,不过是沦为笑柄。”
张凤翼缓缓道出崇祯十一年的朝堂实况,杨嗣昌听后目光唏嘘,一时间有些恍惚。
不过短短数年,天下竟又一次大变。
他随即明白。
或许正因这般时局变迁,张凤翼才会如此急切:如今武将们个个耀武扬威。
他们这些文臣,也该主动踏出一步,绝不能在崇祯朝的朝堂上,真让武将占了上风。
文人们对于争权夺利,一向可都是特别热衷的。
尤其如今战事稍平,天下呈现出一幅和平景象,这不正是他们这些闻人一展拳脚的大好契机吗?
想到此处,杨嗣昌不免有了几分心动。
恐怕这一刻,不仅仅是他们兵部,京城之处其他各个衙门,也都是准备多时了。
……
从始至终,在宗室里头名目最尊贵、麾下财产最多、在封地之内最肆无忌惮,甚至若有朝一日朱由检一旦暴毙,也极有可能占据这天子之位的。
当属福王朱常洵。
在万历年间,朱常洵本就是跟太子朱常洛竞争天子之位的有力人选。
他母亲郑贵妃更是万历天子昔日的宠妃,到了晚年间,这份宠爱也丁点不假。
甚至还因为他朱常洵,前朝百官、当时的内阁首辅以及群臣,还跟万历天子斗了一次法,可惜最后功败垂成。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万历天子二十年不上朝的“趣事”。
当然,其中斗法失败只是一部分缘故。
更多的缘故,自是万历天子当时已然病入膏肓,上朝不过只是徒增笑料,所以才隐于后方,一直暗中把持朝政多年。
而到了今时今日,因为福王朱常洵的主动退让,所以使得他辈分极高,天启一朝、崇祯一朝的天子对他也极为尊崇,所赐下的钱财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如今,在他的封地之内。
他朱常洵一人的田亩之数、福王府所占据的财帛,几乎能占封地之内的七八成有余,所以封地之内的百姓,日子过得极为贫苦。
也就是近几年普天大赦了数次,再加上国力上升,还有各种“神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再加上《大明日报》的监督、地方官员收敛了手脚,这才让偌大的福王府收敛了往日的肆无忌惮,反倒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不然在这福王封地之内,地方卫所改制之后的把总、千户,还有新立下的地方锦衣卫衙门,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在朱元璋把持朝政的那几年间,各地宗室子弟犯了律法。
他朱元璋可丁点儿不会手下留情。
谁让到了今时今日。
朱家血脉的子嗣数量多到,已然让他这位老祖宗都瞠目结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