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到了今时今日。”
曹文诏目中金光爆闪,一脸络腮胡微微扬起,还带着几分江湖草莽的豪气,直勾勾开口,“此番定要将那大清彻底拿下。或许还能再让我大明多出个新国公。”
说到此处,在场的侯爵们个个心头微动。
三年前,祖大寿能出奇兵,一举拿下大清皇都盛京,生擒一众皇室成员,凭这义举登顶国公之位。
如今三年过去,大战再起。
他们这些人又凭什么不行?
论起军事才华,在场的侯爷们个个都不觉得自己比祖大寿差。
毕竟大家都是同一辈人,甚至不少人更言之凿凿。
认为祖大寿这个梁国公纯粹是运气好而已。
正当这个话题要大肆展开时,坐在主位上的远清侯洪承畴不紧不慢地徐徐开口:“醉了。”
他这一提醒。
众人大半的张扬之气便渐渐收回,再开口时,话题就转成了京城里其他的趣事。
崇祯十四年的国之大事,早在十三年间便已然定下。
国战将起,大明民心沸腾。
个个都愿为国出力、抛头颅洒热血,收复大明国土,刻不容缓。
崇祯朱由检也不想在后世史书之上,有人说他是个无道昏君,所以这国土之事,更不容有疑。
虽说国策方向已定,可哪怕到了今时今日,有些事情却还未曾定妥。
紫禁城内,已是傍晚时分。
外面黄昏将至,晚霞陆续铺展而来,天边除了那耀眼的红色,还有几分金灿灿的霞光呈飞梭状,蔓延在厚重的云彩之间。
望着此等美轮美奂的景色,朱由检脑中想着的,却是国之大事。
此番大战,主将定是远清侯洪承畴无疑。
他在中原先征流寇,后到朝鲜与正蓝旗豪格一战,战功卓绝,更是由朱由检亲自提拔,甚得他的欢喜。
可既定下洪承畴为主将,其他领兵大将的人选,却还有所空缺。
“看来此事,只能待到明日再议了。”
朱由检苦笑一声,心中对此并不算太过忧虑。
只因如今大明庙堂之上,能打仗的良将还有很多:辽东一派再挑出一二人,余下的新派勋贵们,哪一个不是打仗的一把好手?
隐隐间,竟有洪武年间大明开国的盛世气派。
朱由检听闻耳旁传来脚步声,下意识朝四周看去,这才发现来的并非是他心中念想的“老祖宗”,而是他的太子。
三年已过,朱慈烺年岁渐长,如今早已搬入东宫,只是时不时还会在皇宫之内转悠。
按规矩,太子不可久居后宫,可谁让崇祯一朝后宫有“老祖宗”朱元璋在?
这规矩也便算是半废了。
天下规矩大半是朱元璋亲自所定,自然只有他能拥有这份特权。
见了朱慈烺的身影,朱由检轻声问道:“太子以为,如今国之大战将起,除远清侯洪承畴外,还有谁可担当独当一面的大将人选?”
他似是有意让太子参与国朝政事。
朱慈烺听后,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朱由检,慢步上前,这才将心中认为的合适人选一一说出:“父皇英明,以远清侯洪承畴为主将,当今天下勋贵、武将之内,无人不服,哪怕是辽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