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德一路小跑到舰桥。
“怎么了?”罗德一到门口就问。
芭琳正站在墙边,脸上带着不安的神色。
“你看一下这个。”
她指着航行棋盘。那是一张长宽约一米的金属板,竖挂在舰桥的墙上,上面固定着一张标注坐标的沙海地图。地图的中央标记着阿尔凯亚帝国设立的魔力信标装置,那些信标会主动感知周围的魔力波动,将信息反馈到金属板中,借由磁力牵引棋子的位置变化。
铁板上布满了各种颜色、大小重量各异的棋子。每个棋子都代表着不同的魔力源:有的是自然魔脉波动,有的是大型机械或舰船的能量反应,也有偶尔出现的小型、移动频繁的个体,但是很快就会消失。
这种装置在城邦同盟也有,而在圣白教会更是规模庞大,可以做到监视全球的魔力活动,甚至能够依靠其原理制造出干扰、反制、欺诈性质的装置,用于见不得光的行动。对于阿尔凯亚这样的帝国而言,这种装置更像是军事和工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的版本更注重其普及性和覆盖性,而不是尖端化。
通常来说,航海士会每隔一小时,对所有活动的魔力源进行记录,用与棋子颜色相同的大头钉标记在航行图上,并且用毛线连上,来描绘其移动的轨迹。一般六个大头钉就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运动路线,从起始点到消失点都能一目了然。这样做既是为了判断敌我动向,也方便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做出航线调整。
罗德站在铁板前,仔细地观察。代表本舰的旗子在地图上缓慢移动,保持着笔直的路线,正朝着禁区方向前进。航线没有任何偏差,也没有受到干扰。可就在地图的另一侧,一个不起眼的小棋子忽然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个重量仅有三十克的魔力源,在经过一段平稳移动后,突然在三小时前做了一个急转,径直朝着本舰追击而来。
旗子的重量在这里代表的就是磁力感应的强度,也就是魔力源所散发出的能量特征大小。通常在地图上能被标注出来的沙舟,重量都在一百五十到三百克之间,代表稳定而强烈的魔力输出。
就连艾梅丽雅本人那样的个体施法者,如果在魔力全输出时,也会在探测范围中形成超过五十克的波动。而三十克的魔力源,实在是太轻了,几乎介于“自然波动”和“人工干扰”之间。
这种体量的魔力源,理论上可能是自然形成的魔力漩涡,也可能是装置自身的故障,或者环境噪音。通常这类魔力源不会持续太久,存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之后就会自行消散。
可是芭琳在旁边递过来的记录表上,已经用十二个大头钉标注了它的路径——那意味着,这个魔力源至少在地图上持续存在了十二个小时。甚至他们还没上船前就存在了。
从记录上看,它是从地图左下角进入,以30度斜向上直线行进,似乎想要从地图的右边离开。可就在三小时前,当它经过代表本舰的红色钉子附近时,轨迹突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直行,而是直接掉头,朝着本舰的方向笔直追来。
它的移动速度比沙舟略快,且轨迹几乎是完全直线,没有偏移。这已经足以说明,它并非自然形成的魔力漩涡,因为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