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袁绍的重视,刘辩表情变得极为严肃,补充道:
“朕要亲自召见他们!”
袁绍顿感压力巨大,他连忙拱手道:
“臣马上派出轻骑,日夜追赶,请陛下放心!”
“现在就去。”
刘辩催促,袁绍应声,先行告退。
直到袁绍走了,刘辩才平复好心情。
众人见到天子如此激动,顿时有些疑惑。
朱儁狐疑的问道:“陛下,这卢植倒是老臣的至交好友,可这荀彧又是何人?”
他奇怪也是正常的,毕竟荀彧现在才二十多岁吧?
而刘辩却将他与卢植相提并论,所以才会有此问。
杨彪倒是知道的比较多,解释道:
“我倒是有所耳闻,荀彧乃是荀子后人,先帝时因举孝廉入仕,在少府担任守宫令。”
守宫令就是一个替天子磨墨的官。
也掌管砚台之类的。
杨彪知道他完全是因为杨家身份高,经常被先帝召见,有时候能在先帝边见到他磨墨。
因为觉得这年轻人颇有谈吐,而且行为举止十分文雅,有兴致的时候交谈过几句。
“陛下,一个守宫令,何至于如此大动干戈?”
王允皱起眉头,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纠正天子。
不仅是仪态,这臣子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他道:“陛下,袁绍乃光禄勋,今日您让他……”
“太师说的对。”刘辩立刻点头,打断施法。
王允还张着嘴呢,左右不是滋味。
刘辩见他还要说,继续道:
“朕下次一定注意。”
“话虽这么说,可是陛下……”王允依旧没放弃。
刘辩翻了个白眼。
得,这老头来劲了。
他只能望向朱儁,朱儁倒是会意了,但他觉得天子今天确实过于失态。
更何况将一个年轻人,跟卢植并列,他也有些觉得不妥。
想装作没看见刘辩的眼光吧,内心那关又过不去。
尤其是刘辩一直在瞅他,忍不了啊忍不了。
纠结一阵后,朱儁皱眉道:
“太师,陛下识人的眼光,之前我们都早有见识,这荀彧定然有过人之处,而且陛下已然愿意改过,你哪怕是天子之师,于情于理也不能过多苛责。”
瞅着朱儁那不善的眼光,王允闭嘴了。
罢了,待那荀彧回来,他非得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人。
再说下去,因为一件小事,待会搞不好还得被朱儁揪着胡子骂,不值得。
这叫什么?这叫一物降一物。
以后拿捏住朱儁,就不怕王允这老头。
哦对了,要是能把卢植和皇甫嵩都找来,三人一起,搞不好能压的王允再也不敢冒头。
刘辩心情大好。
这时候,一名宫女从后殿而来,在刘和的面前禀告了什么。
刘和点头之后,回到了刘辩身上,看样子是有话要说。
刘辩奇怪的望着他,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