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覆地,十五年使其遍地富商豪强士族,二十年扬州独步天下,以一州之力,顶上北方豫徐兖青四州。
若是再来个益州给他操作……哪怕北方再加上富甲天下的冀州、朝廷所在的司州,产马的并州,他都能自信争一争。
二州对七州。
再给个处在旮旯的交州呢?那就再给对手加上凉幽二州。
荆州一人一半就行,南郡以北他不要都没关系。
三个半对九个半。
他张昭最大的自信,就是自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而且认为天下没有第二人有这本事,荀彧也不行。
现在他改变主意了,去洛阳或许更精彩。
……
刘辩离开宴会,徐州还有一件事等着他处理。
各藩王他还没动。
大汉的藩王其实很尴尬,只能混吃等死,然后子孙慢慢分完封地,沦为庶民。
郡国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是由国相掌控,受朝廷节制。
制度是好的,杜绝了藩王作乱的可能。
但还是因为便宜老爹灵帝,一口气放了太多权,导致藩王招兵买马,实际成为郡国的掌控者。
比如那陈王刘宠,就打造出了强弩兵。
徐州也是一个样子,刘辩在考虑怎么把他们继续当猪养。
这次庆功宴他并没有宴请那些人,因为对付豪强的手段对他们不好使。
还能咋给他们封赏?没法赏了,吓唬人家不合适,稍微翻翻族谱,人家一家子拉出几十个皇叔,你咋弄?
刘辩离开以后,果断的下了一堆命令。
首先,徐州兵调走。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丹阳兵,改为丹阳营,继续由曹豹统领,并入南军,先前往司隶待命。
其次以各家豪强部曲组成组成的徐州兵,改名徐州营,先往青州,待青州平定以后,再班师回朝。
最后,关于汉军驻扎,一万人驻扎在下邳城中,另外一万人分散前往各郡县,组建自己的军营。
原本汉朝的制度是,太守直属朝廷,郡、国由朝廷管辖,他们就是最大的封疆大吏,而刺史部的任务是检察一个州的官吏。
也就是说在一个郡内,军政大权由太守一手控制,汉末那些空降的刺史,很少有能拿到话语权的。
袁绍的诸侯会盟,来参加的多是什么什么太守。
既然要分出三权,郡县从今以后就不直接对朝廷负责,分出三个部分由三人管辖。
比如督邮,本质工作是弹劾检察官吏,那以后就听命于刺史。
治中原本负责的是官吏选拔,归到州牧那去,兵曹从事之类掌兵的,负责听命于都督。
三个系统,谁也不能干涉谁。
此事要办妥,不然前脚他刚走,后脚又乱起来了。
刚来到徐州时他严令锦衣卫不乱出去随意抓人,现在局势不同,该重拳出击了。
他对程昱下达命令以后,锦衣卫当即出动,逐步席卷徐州。
陈宫这名新上任的徐州牧,同时大刀阔斧的整顿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