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对他们越来越重视,自从亲征回来后,一改曾经争锋相对的局面,摆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姿态,足以让人高兴。
半死不活的士人们,这些天都铆足了劲。
刘辩依旧没出现,他在章德殿,来到了徐荣的担架前。
还没掀开布,就闻到股恶臭,扯开布一看,此人脸上毫无血色。
朱儁在旁边想阻止已经晚了,犹豫一番,劝诫晦气的话变了。
“陛下,老臣听说陛下最近寻得一些良医,有些还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本事……”
“治。”
刘辩点头,转身严肃吩咐:“着太医令张仲景,率一众太医诊治,治好了,朕赏千金,赐宅邸,不要吝啬花费。”
治不好的话,他要安排人打造上好的陵园将其安葬。
该省的时候省,该花的时候花,哪怕去向士人借钱。
吩咐完,刘辩不再耽误,转身道:
“摆驾章台殿。”
他大步往章台殿而去。
殿内倒是热闹,议论声站在殿外都能听见。
“陛下驾到!”
随着一道高喊,百官纷纷止住话语,起身相迎。
“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一路走上台阶,坐在最高的位置上,沉声道:
“众卿平身。”
大臣们直起身子,看见他面色的之时,心里咯噔一下,跳的厉害。
已经很久没看到天子是这样一副表情了。
上一次出现时……
王允左看右看,松了口气。
没见到天子剑,就说明事情不大。
结果没过一会儿,郭嘉恭恭敬敬的抱着剑走了过来。
“陛下,天子剑在此。”
百官这会儿开始跳的是眼皮了。
坏了。
早知道今日称病不来了。
“尚书令。”
“臣在。”
刘辩将信件拍在桌上,“念。”
郭嘉送到荀彧手中。
荀彧走出来,转身望着众臣,开始读了起来。
首先是并州大胜的战报。
按照以往,百官必定高兴的高呼天佑大汉。
但是今日现场居然陷入了沉寂当中,直到王允咳嗽一声,率先踏步而出。
“如此大胜,乃我大汉之幸也,天子圣明,国祚昌隆。”
百官跟着施礼,齐声高呼,呼喊道:
“大汉之幸,天子圣明。”
值得高兴吗?当然值得。
但是大伙心里门清,事不可能有那么简单。
刘辩发话了,道:“继续念。”
荀彧继续往下,宣布了各军损失情况。
百官们无动于衷,打仗就得死人,如此大捷,死一些大头兵算得了什么。
就是损失再大一倍也值得,还省得太多功勋,加重朝廷负担。
当他们听到徐荣部曲几乎死绝,全部将领战死,自己身受数箭,依旧咬住胡人的时候,稍微有了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