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化管理可达单人60亩。
";青州兵屯田令:日耕四亩,不足者鞭二十";。
诸如以上的记载有很多。
可哪怕是按六十亩算,也种不出这么多粮食。
那就要提到刘辩春耕前足足做的几个月准备。
第一,大力打造农具。铁器中,农具的优先级甚至超过武器。
第二,屯田军几十万青壮,在司隶挥舞了数月的锄头。
第三,曲辕犁在春耕当日推广,可使效率提升150%。
第四,天子亲耕号召全州下田挥洒汗水。
第五,汉民子弟们帮助耕种、收获。
第六,司隶各郡县官吏,带头下地,如杨修。
第七,百姓耕的都是自己的地,舍得卖力气。
“……”
原因有许多,综合出了一个可喜的结果。
幸好这一世没让董卓迁都。
记载董卓迁都后,司隶人口损失达八成。
现在就祸害了耕地,还在可接受范围。
百官反应过来,接连贺喜。
各种彩虹屁要把天子夸到天上去。
刘辩好一会才缓过来,大笑着手一挥:“此乃百姓和屯田军之功,着大鸿胪、大司农、太常则吉日,令各地郡县举办农庆,朕与百姓同乐!”
“陛下圣明!”朝中山呼海啸的高呼。
刘辩再道:“诸卿辛苦,着大司农府拨款,尚书台拟定,对收获颇丰郡县官吏进行表彰,另朝中所有人多发三个月俸禄,以嘉奖诸卿辛劳。”
百官脸上笑容加深,近十年来,没克扣他们的就不错了,多发还是头一遭。
“臣等谢过陛下。”
事情到此还远没有结束。
司隶人口毕竟空了不少,真正人口多的地方卢植还没汇报呢。
刘辩目光火热的看向对方,同时压了压手掌,示意全场安静。
卢植继续汇报:
“永和五年,兖州户数为80万,人口405万,耕地7300万亩,亩产1.8石。”
“昭宁元年,现存五十万户,人口250万,耕地2920万亩,人口流失4成,耕地荒芜达6成。”
可以理解。
如果不如吸纳了一大批黄巾,这个数据会更差。
至于耕地,还需要时间才能见到显着效果,目前荒芜了六成,要不了多久全能变成沃野。
枣祗的能力刘辩非常相信。
历史上的他靠着种田,在曹老板那得以封侯,让曹魏从掘坟盗墓、人掺军粮,到养活几十万大军继而统一北方,有大才!
至于收获……兖州粮食怕是还要等上一月。
好在小麦之类的不像南方的水稻,冬天也能生长。
怪不得只要不打仗,一会这个州富庶的粮食堆不下,一会那个州带甲百万。
卢植继续汇报着。
“永和五年,豫州户110万,口615万,耕地9200万亩,因土地肥沃,亩产达2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