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有了绳子,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倒是没再发生有人被水冲走的情况。
刘辩来到绳索前准备淌过去,郭嘉面色大变,死死的上来挡住。
“陛下,您绝不能涉险。”
这次他说什么都不肯让。
刘辩一时间也没话说,可不过去他如何指挥全局。
赶了一夜的路,难不成要被一道洪水拦住。
这时候典韦又回来了。
毛遂自荐道:“末将可来背陛下过去。”
郭嘉想起典韦刚刚的表现,陷入短暂犹豫,而后还是摇头,咬牙道:
“不行,陛下绕过去吧,臣随他们渡过去安排救人。”
“朕相信典韦将军。”
“绝对不行!”
“天灾面前,人人平等,典将军,来背朕过去。”
“喏!”
典韦毫不迟疑的上前背起刘辩,郭嘉急的都要上火了,赶紧招来几个水性好的跟着。
倒不是刘辩任性,他有必须尽早过去的理由。
虽然淌水看起来危险,但在典韦的护送下,刘辩平安来到对岸。
这边的水要更深,已经来到胸口,在水中行走,远比直接游来的艰难。
刘辩并未带着大军直接冲往被水淹的城池救人,而是先转向高地。
在他的安排下,将士们铆足劲伐木,除了搭小舟,现场还燃起营地挡雨,其中燃起火堆,烘烤湿透的粮食等物资。
刘辩将郭嘉、程昱、典韦三人喊来,摊开地图,向他们道:
“天快黑了,今夜就得开始救人,否则一夜过去,幸存的百姓也会因为受凉而出事,除此以外,还得派人沿黄河河岸而寻,找到豁口,将其堵住。”
郭嘉皱眉问:“怎么堵?”
如何堵是个大问题。
除了刘辩稍微懂一些,剩下的人一窍不通。
寻常治水的手段,就是在洪水来之前做足准备。
洪水来了就只能等天气好转褪去,然后处理被冲到各地的尸体。
“朕也不知。”
刘辩摇头,在没实地看到有什么环境物前,他也不清楚。
但他清楚一件事。
“给朕拿布和沙子来。”
郭嘉立马照办,布和沙子都不缺,尤其是沙。
“朕只教一遍,看好了,除了伐木,此事立刻要办。将布裁开,缝成袋子形状,里面装满沙子,再缝上口袋,搬到溃口去,不管往里扔多少,也不管怎么个堵法,结果是一定要让水流少下来。”
崩了这么久,完全堵住不可能。
但只要让流量降下来,让水流沿着河道往下冲,经过各郡引水渠的分担,就不会有大问题。
顶多就是涝一涝,影响一郡的收成,未来会饿饿肚子。
朝廷从徐州等地供粮能解决。
可要是溃口继续被冲刷扩大,黄河水会将湖县背后的三辅、弘农等全部变为泽野。
几十万人会因此丢命。
所以,不需要堵住豁口,沙袋填上的速度,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