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顺口溜,叫“大实话”。
“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正月十五半个月,四十五天是月半……”
过完大年初一,就是初二。
大年初一给本家拜年,从初二开始给外戚拜年。
也就是开始走亲访友。
大年初二头一天走亲戚,是去看望最重要的亲戚,老丈人家。
吃过早饭,陈志对苏虹音说:“妈,你不是嫌我买的那些年货和礼物太多了了嘛,从今天开始咱们尽量消化掉。
你和我爸去看望姥姥姥爷,多带一些。”
说着又扭头对父亲说:“爸,今年是你这个老女婿第一次上门,礼多人不怪,就看你的表现啦!”
陈绍礼微笑点头。
陈萱却是被二哥这话给逗得差点笑喷了,只好捂住嘴,憋得肩膀都乱抖。
这话听着矛盾,却也是实情,可不是嘛,陈绍礼三十多年前就跟苏虹音确定了关系,算是老女婿。
可他今年也确实是第一次去苏家拜年。
“妈,”陈萱上去挽着苏虹音的胳膊,“我去帮你装礼物。”
“我不用你帮。”苏虹音推开她的手,“我自己拿就行。”
陈萱已经跟苏虹音说了,年前去给大姑家送年货,二哥给她装了十多万块钱的。
而且刚才陈志那话的意思,就是嘱咐父母,去苏家一定要备上厚礼。
要是让陈萱跟着去南屋准备礼物,还不得给装上二十万块钱的!
苏虹音可不想那样招摇。
第一次带绍礼去给自己父母拜年,如果礼物太重,会给以后的来往造成压力。
还是细水长流的好!
苏虹音和陈绍礼捡了一些稍微高档的烟酒和礼盒,虽然这些东西跟茅台、五粮液和中华烟一类的比起来,档次低了许多,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已经算是极为贵重的礼物了。
也就是说,礼物显得很贵重,但总算还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如果带一些茅台、软中一类的,那就显得不正常了。
父母带上礼物,开着那辆老普桑拜年去了,陈志也要收拾礼物,准备去准丈人家拜年。
他跟父母一样,也没有拿太贵重的礼物。
毛脚女婿上门的礼物,总得符合表姐给自己打造的人设,普通家庭,普通上班族。
这样的人设要是拿上好几瓶茅台,好几条软中啥的,价值好几万,还不得让沈芷瑶的父母感觉,自己为了初二拜年,把全部家底都给掏空了!
那不成烧包货,败家子了嘛!
开着奥迪Q7上门,而不是开着为自己量身定制的二手高尔夫,已经是有可能让瑶瑶和她的父母感觉,自己是个特别爱面子近乎于虚荣的人了。
对于国人来说,大年初二,属于一年当中走亲戚最集中的日子——没有之一。
而且当今社会汽车保有量实在是太高了,初二去丈人家拜年,有车的要开车,没车的借辆车也要开着车。
虽然从沙溪镇南坦村到凌河镇大洼村走的不是主干道,但是一路之上,过几个路口的时候还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