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我看着这京城的当官的,很多都是亲戚,方叔是关系比较少的,那过年过节的,人也不少。”
“那当然了,一个家族的庞大,要各个方面都得优秀,当官的可以帮衬家里做生意的,做生意的给当官的提供金钱,当官的官职也就升得更快,这就是良性循环,要不然那些寒门学子出头都喜欢娶世家小姐呢?”
“小姑,你第一次来京城,怎么懂得就这么多?”
“我听得多啊,我师父以前给我讲过很多,还有宫里的事,还有番邦的事。”
“怪不得的,小姑,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了。”
“没有我,之前你也不会没了读书的机会。”
“那不一样,真的寒门能处几个当官的?我现在走的路,已经跟寒门学子不一样了。”
“你知道就行,你的起点比别人高了,但是你该更努力,要不然以后要是被青同镇时候的同窗超过,你可是脸上没光了。”
“那不能,我每天都很认真的学习,并且方府河将军府的书都是外边没有的,我看了受益匪浅。”
“那就好,你要是不懂的就一定要问。”
“嗯,知道了小姑。”沈鹏说完,看着沈初禾有点舍不得她回去:“小姑,你要是一直在京城就好了。”
“明年我在京城的时间就多了,并且说起来,京城到镇上不算远,咱们家现在有马车,你想回去,休沐就回去待两天。”
沈鹏点头:“嗯,我有空就回去,我也想回去看看家里,也不知道重建后的村子什么样。”
“一定是比以前好的。”沈初禾走之前,村里的房子还没多建完,现在什么样,她还真的不那么清楚。
姑侄两这么在院子里一直聊到了小半夜才睡。
第二天沈鹏回去上学堂,沈初禾又去了店里。
今天顾璟丞又去宫里了,因为他也跟沈初禾一起回青同镇,所以很多事要跟皇上商量。
比如金矿的事,比如青同镇重建的事,比如沈初禾要做的农场,这边农部要多派几个人过去,从头开始记录沈初禾的种植,来年好在京城周边复刻,让京城也能飞速发展。
临走的前一天,沈初禾让顾璟丞帮着做的那些棋牌做好了,但是现在也来不及推销这些,只能等下次火锅店开业时候,直接就开一个棋牌用品店。
回去的前一天,这些朋友都来道别,也给沈初禾带了好多京城特产,让她带回去。
沈初禾自己也买了不少,多亏顾璟丞他们的马车多,能装下。
这次回去,腊梅是跟着一起的,虽然沈初禾不喜欢丫鬟贴身伺候,但是她也要适应这个身份,以后在京城,出席很多场合是需要有丫鬟一直在边上的,所以她也就把腊梅带着了。
腊梅这点好,听话,让跟着就跟着,不让跟着就不跟着,沈初禾一个眼神,她就都懂。
但是她就是脑子里想得多,经常自己傻笑,沈初禾也习惯了,反正这个丫头没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