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天世界那个梦幻般的初雪之夜归来,沈复感觉自己的身心仿佛被洗涤过一般。
连日奔波积攒的疲惫,如同被温暖的阳光和晶莹的雪花融化、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充盈。
那个夜晚的每一个细节,都如同最鲜活的影像,一帧帧在他脑海中反复播放。
旋转木马上,她回头时眼眸中闪烁的星光与羞涩。
摩天轮升至顶点时,那个轻如雪花、却重若千钧的吻带来的悸动。
过山车俯冲而下时,她紧紧抓住自己手臂的依赖和放声尖叫后的释然大笑。
鬼屋黑暗中,她从最初吓得紧闭双眼、全身发抖,到后来敢偷偷探出脑袋、小声询问“前面还有吗”的那份因他而生的、细微却珍贵的勇气转变。
所有这些,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和心间,化为一股汹涌的创作源泉。
回到宿舍,已是深夜,万籁俱寂,但沈复毫无睡意,精神处于一种奇特的亢奋状态。
他打开电脑和音乐制作软件,连接上MIDI键盘。
之前那些模糊的旋律碎片和纠缠不清的情感梗阻,在此刻变得异常清晰、触手可及。
他闭上眼,不仅回想起那天雨后初晴的瞬间带来的灵感闪光。
更清晰地回忆起与周子瑜相处时,那种如同“晴天”般明媚、温暖、令人忍不住微笑的快乐。
与偶尔如同“雨天”般静谧、带着淡淡思念和一丝不确定性的忧伤,这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奇妙交织的复杂感受。
他的指尖落在琴键上,流淌出的音符不再是为了炫技或迎合市场,而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叙事。
主歌部分的低回婉转、小心翼翼,如同初识时的心动与试探,带着淡淡的思念。
副歌部分的旋律豁然开朗,情感层层递进直至迸发,恰似相处时那些心照不宣的瞬间和彼此确认的温暖。
而桥段部分那不易察觉的、带着一丝无奈和忧伤的转调,则微妙地映射了作为聚光灯下的艺人,不得不面对的聚少离多和无法忽视的外界目光。
他几乎是一气呵成,将《像晴天像雨天》的完整旋律线条、丰富的和声框架以及初步的编曲思路清晰地勾勒出来。
歌词的填写也异常顺利,那些在游乐场中产生的微妙情绪、无声的默契和温暖的互动,都自然而然地化作了笔下生动而贴切的词句,字里行间充满了画面感和真挚的情感。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寂静的房间里落下,沈复看着屏幕上完整的曲谱,长长地、满足地舒了一口气,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喜悦和成就感充盈心间,仿佛完成了一次与自我、与情感的深度对话。
第二天,他便向公司申请了录音室的使用。
带着这份饱满、清晰且深刻的情感理解,沈复的录音过程异常顺利。
他不再是单纯地演唱音符,而是在用声音讲述一个属于他和她的故事,用心诠释一段真实发生的情感。
控制室里的制作人听着耳机里传来的歌声,频频点头。
录制间隙透过玻璃对他竖起大拇指,忍不住赞叹道:“沈复xi,这次的感觉非常对!尤其是那种细腻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