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末。
宁辰与众学子返回大兴城。
一车车遗书,被大兴卫搬入府内库房。
南下夷州,征伐交州,几人可回,大兴能胜?
饶是他也无法保证,这些遗书是寄托,亦是希望。
“主公。”
贾诩从司天监而来。
宁辰将手中青釘剑递给王虎,沉声道:“王岳随我初回大兴,你便从司天监赶来,莫不是荆州出事了?”
“有一些。”
贾诩作为司天监监副。
王岳不在城中时,消息处理都是他在接手。
“许昌?”
宁辰眉头微微一皱。
贾诩颔首道:“自从孔融在北海国败逃之后,就藏身于泰山郡一带,上个月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同时曹操也请书袁绍,接回了孔融的家眷。”
“然后呢?”
宁辰眼中疑惑不解。
孔融不足为惧,根本不必如此上心。
贾诩神情阴沉了几分,说道:“月前,曹操派遣钟繇持节都督关中,并且派遣祢衡出使荆州。”
“祢衡。”
“祢正平吗?”
宁辰眼中多了几分戏谑。
“不错。”
贾诩目光极为古怪,苦笑道:“祢正平在司空府击鼓唾骂曹操,故而被送往荆州,可是他又侮辱刘表了。”
宁辰嘴角一抽,猜测道:“刘表不会让他出使大兴吧。
“是。”
贾诩苦笑道:“已经乘坐船只入江,估计这几日便能在江东登陆,到时候希望主公能够克制,此人有极大的才气,还需慎重礼待。”
“祢正平。”
这时,荀攸从远处走来,哭笑不得道:“他就是一个狂徒,常言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其余的人平平庸庸,不值得提。”
“咕咚。”
宁辰抿了口小乔递上的茶水,蹙眉道:“先让礼部主客司接待,等明白其来意之后在做打算!”
“喏。”
贾诩,荀攸恭敬道。
宁辰倚在大椅上,沉声道:“此次往返吴郡一月有余,不知荆州如何,黄祖与刘表可曾修好?”
“不曾。”
贾诩,荀攸神情极为凝重购。
黄祖是江夏之主,携领荆州大军的精锐主力。
若是此人不死,大兴就算锚定荆南四郡,也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拿下荆州,去应对司空府攻势。
大堂中。
众人神情不一。
荆州局势微妙,稍有不慎就会波及大兴。
“文和。”
“公达。”
宁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淡淡道:“你们先后而至,但应该都是为了荆州之事,但说无妨。”
“喏。”
贾诩再度说道:“张绣败了,不过并未被抹去骑都尉职,而是领南阳太守职,与刘磐共督宛城以南诸县,黄祖被赶回江夏了。”
“主公。”
荀攸说道:“今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