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在特制地图上,方便后续开采与利用规划。
对于先进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忙碌于各个车间、基地。
他们打开设备外壳,检查内部线路、零件,用专业仪器检测运行参数。
一边操作,一边对着记录板念叨:
“这台能量增幅炮,最大功率输出可达 5000 焦耳,目前运行状态良好,但散热系统需在战斗前进一步优化;那套护盾发生器,防护范围半径 200 米,不过能量转换效率还能提升 10%……”
明确哪些设备可直接用于对抗异兽,哪些需要进一步调试与改进,
详细登记设备功能、运行状态及维护需求。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门对技术人才进行全面梳理。
他们翻阅着一份份档案,仔细记录专业领域、擅长技术以及过往参与的相关项目。
“李明,量子物理专业,擅长能量转换技术,参与过能量护盾研发项目;王丽,机械工程专家,在武器改造方面经验丰富……”
为后续合理调配人才,组建高效研发与作战团队奠定基础。
科研成果汇报
科研人员代表林博士站起身来,手中拿着厚厚的报告,神色自豪却又不失沉稳。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
有条不紊地汇报:
“目前,我们在能量增幅技术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对能量转换核心模块的优化,研发出一种新型能量增幅装置。将其安装在武器上,能够有效增强武器的能量输出,经多次实验测试,可使常规能量枪械的威力提升 30%,对异兽的杀伤力大幅增强。”
说着,林博士轻点手中遥控器,
大屏幕上展示出能量增幅装置的内部结构与实验数据图表。
“护盾强化技术也有重大进展。”
林博士继续说道,
“我们从一种罕见的矿石中提取特殊元素,合成了新型能量护盾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超强的能量吸附与转化能力,可大幅提升护盾的防护能力。经模拟测试,使用该材料的护盾,能够抵御五阶异兽一次中等强度攻击,防护范围也扩大了 20%。”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惊叹声,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对这一成果表示赞叹。
“此外,我们还储备了智能追踪、环境适应优化等技术。”
林博士补充道,
“智能追踪技术利用先进的生物识别与定位算法,可精准锁定异兽位置,即使在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追踪精度;环境适应优化技术则针对曙光大陆不同地形、气候,对武器装备和人员防护进行适应性调整,提升作战效能。这些技术都有望在对抗五阶异兽中发挥重要作用。”
汇报结束后,众人围绕这些技术展开热烈讨论。
军事指挥官们提出如何将技术更好地融入作战策略,
工程师们探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改进方向,
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积极谋划,
为守护炎黄城与曙光大陆的和平全力以赴。
苏睿认真聆听着众人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