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控制器,工厂表面的鳞片状面板突然翻转,露出里面闪烁的能量管道,管道里的绿色能量液像血液一样流动,
“这些是散热孔,采用生物鳃的原理,比传统散热片效率高 80%,而且还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环保又高效。”
李龙成将军伸手触摸工厂的外墙,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像触摸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面板突然亮起淡蓝色的纹路,纹路沿着他的手指蔓延,像活物的血管在皮肤上跳动。
“这材料...”
他惊讶地收回手,那些纹路又迅速隐去。
“碳纳米管与超导体的复合结构。”
元龙庆的声音带着自豪,他上前一步,指着墙面上的一块样板,
“你可别小看这材料,能承受核融炮试射时的冲击波,还能吸收 70% 的电磁辐射。
我们在地基里埋了 128 根能量导管,像人的主动脉一样,
直接连到炎黄城的主反应堆,能源供应绝对充足。”
走进工厂内部,悬浮通道在头顶交织成透明的网络,通道里的指示灯发出柔和的白光。
运输机器人托着零件箱在通道里无声滑行,机械臂灵活地调整着箱子的角度,避免碰撞。
中央控制室的全息投影中,整座工厂的三维模型正在缓慢旋转,每个车间都标注着不同的武器生产线 ——
核融炮组装区的机械臂正在挥舞,微型反应堆调试间的屏幕闪烁着复杂的数据,电磁轨道炮校准室的激光束精准地射中靶心。
“最核心的是这个。”
邓先宇调出地下三层的结构图,那里的球形车间被红色光环标注,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量子锻造炉,能将金属分子重新排列,造出的炮管抗疲劳强度是传统工艺的 5 倍。
你看这炉壁的厚度,采用了九层复合结构,能承受上亿度的高温。”
他突然指向模型角落,那里有一块灰色区域,
“我们还预留了扩展空间,以后能生产二级文明的星际武器,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造出星际战舰。”
苏睿注意到墙壁上的能量流指示灯,绿光均匀地流淌在管道里,像一条平静的河流。
“建筑机器人用了 7 天就完工,比预计提前了 3 天,效率真高。”
他转头看向邓先宇,眼中满是赞赏。
“它们采用了‘蜂群算法’。”
元龙庆调出施工记录,屏幕上出现数千台机器人同时作业的画面,
“白天安装结构件,夜晚焊接线路,连润滑剂都是特制的速干型,能在零下 20 度正常工作。
你看这组数据,日均作业时长 23.8 小时,误差不超过 5 分钟,比人类工人还准时。”
他指着画面中一个正在搬运重物的机器人,
“这个型号的机器人还能自主修复小故障,大大提高了效率。”
李龙成将军走到核融炮生产线下,望着机械臂正在组装的炮管。
那根长达 12 米的金属管泛着冷光,内壁的螺纹精确如钟表齿轮,每一道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