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高人,或探其生前执念,方能度。”
二人商议,决定先查这女鬼来历。
青云书院建于城东乱葬岗旧址,传闻百年前曾有富家小姐在此自缢,怨气不散。
李文与王刚便从书院藏书楼古籍入手,翻阅地方志、野史笔记。
数日搜寻,终于在一本残破的《城东纪闻》中现线索。
书中记载,百年前,城东富户柳家有一女,名唤柳如烟,才貌双绝,精通音律。
柳父贪图权势,欲将女儿许配给一昏聩老吏为妾。
如烟誓死不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于书院前身的柳家别院中悬梁自尽。
临死前,她下毒誓:“若有书生夜读至此,我必邀其共舞,若其应允,便做我夫婿;若其拒绝,我便缠其一生,直至他心甘情愿!”
书中还附有一幅模糊的画像,画中女子眉目如画,正与李文所见白衣女鬼一般无二。
“原来如此!”
王刚拍案而起,“此女因情而死,怨念深重,化为厉鬼,专寻读书人,以完成她生前未能结成的姻缘执念。
李兄,你夜读于此,正是她选中的‘夫婿’!”
李文听后,心如坠冰窟。
他本是清白书生,一心求取功名,何曾想过卷入这等阴私?然事已至此,避无可避。
他思及柳如烟生前遭遇,亦觉其可怜,若能化解其怨念,使其安息,倒也是一件功德。
王刚道:“化解怨念,需其生前至爱之物,或能打开其心结。”
二人又费尽周折,打听到柳家别院旧址尚存一破败小院,或有遗物。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黄昏,李文与王刚来到城东废墟。
荒草萋萋,断壁残垣,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楼矗立其中,正是当年柳如烟的闺房。
楼内蛛网密布,腐朽之气扑面。
他们在积满灰尘的妆台抽屉深处,现一个褪色的绣花锦囊,里面藏着一枚小小的、锈迹斑斑的银簪,簪头雕琢成一朵含苞的梅花。
王刚道:“此物必是其心爱之物,或与情郎信物有关。”
当夜,李文在王刚的主持下,在自习室设下简易法坛。
他将银簪置于香炉之上,点燃安魂香,轻声诵读《往生咒》。
起初一切平静,但当诵读至一半时,室内温度骤降,烛火摇曳,几欲熄灭。
那股幽香再次弥漫,白衣女鬼柳如烟现身,但这一次,她不再凄笑,而是双目含泪,怨毒地盯着李文和那枚银簪。
“还我……还我梅花簪……”
她声音凄厉,如泣如诉,“那是他……留给我的唯一念想……”
李文鼓起勇气,朗声道:“柳姑娘,我知你含冤而死,情路坎坷,令人扼腕。
此簪我已寻得,今日奉还。
然你已非人,强留阳世,徒增怨怼,反累己身。
不如放下执念,随我诵经,早登极乐,岂不胜于在此做孤魂野鬼,纠缠无辜?”
柳如烟闻言,身形剧烈颤抖,泪水如断线珠子般滚落,但那泪水竟是黑色的,滴落在地,出“嗤嗤”
轻响。
她尖叫道:“放下?我如何放下!
他负我!
他畏于父权,眼睁睁看我被许配他人,却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