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付出时间,也可以付出金钱与精力,其实这已经难能可贵。
在这个年纪既愿意付出时间又愿意付出金钱,都成了凤毛麟角。
-
梁瑜休息的一周,被提起的频率并不低。
人有时候也会羡慕以前的打工人。
过去,联系是不及时的,或许文件邮来邮去都是各自需要一天。网络通讯发达后,就算是几千里之外,还是能被同事、老板联系上。
“李晓波十足的碎嘴子,我是知道了得罪谁都不应该得罪他。”平日里关系较近的同事,让梁瑜自求多福。
梁瑜掐指一算,李晓波又是去装作大度了。
他不是大度,是大肚。
“还说我开不起玩笑。”梁瑜摊手,“看来开不起玩笑的另有其人。”
虽然是想要劝和的,但是听到梁瑜的话,同事还是忍不住点头。
李晓波确实太斤斤计较。
梁瑜说得很清楚,他家里条件过得去,他有点关系,这能给别人带来利益不成?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劳动果实被人窃取,明明是一齐努力的结果,却有人在结束之后隐晦吹嘘自己的本领还有关系网。李晓波在贬低梁瑜抬高自己的时候,有时用的例子不够恰当,也容易让其他人对号入座。
李晓波并不是纯蠢货一个,他的话语、做法到底还是会影响到梁瑜工作的推进。梁瑜留意了一下餐桌上有意无意劝酒的几个人,因为梁瑜不开喝酒这个口子,所以她到底没有在餐桌上喝酒,有人说她不给面子,但也有人为梁瑜说话,说他们劝酒的太老土。
又不是与客户商谈,都是公司的人,喝这两杯酒能有什么意思。
李晓波冷着眼看梁瑜拒绝喝酒,与劝酒的人对视,嘴角一抹讽笑:
看吧,她就是这样装的人。
梁瑜没把能喝酒看成一个人的本领,对那些能够吹嘘的人,早早祛魅。过了觉得谁都很厉害,都值得学习那个阶段后,就很难真心对一个人起佩服之心。
看这李晓波吹嘘多厉害,其实甚至不能让她失去一份工作。
况且工作也不是非此不可,梁瑜完全可以去找到另外一份工作,待遇或许还能够提高。
不过这件事让梁瑜想通了一件事,她得买一辆车,要看得过去的那种。没买车的原因很简单,她很少用得上。要买车的原因也很简单,人靠衣装。
少些别人的嘴碎也是很好的事。
虽然买车对她来说是明眼亏本的事,但是总比工作上隐形的亏来得好。
梁瑜叹了口气,为了工作上少点交际上的繁复,她得闭着眼跳进车子的坑里。电车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那贬值速度都是可以预见的,哪怕决定要当个冤大头,她的冤大头程度也可以轻一点。
也是不凑巧,在店里碰见了许久未见的苏欣悦。
上次听到苏欣悦的消息,是王沁岚去了苏欣悦所在团的周年演唱会。王沁岚看完后大为失望,在宿舍群里悲愤吐槽——
她们可能真的只排练了两周
而且不是连续的两周,是两周里的部分时间
完全没有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