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公主心心念念的此事有所耳闻,按理说安乐公主应该是得偿所愿、喜不自胜,怎么这会儿又似乎有推拒之意呢?
而绾妃虽然赞同宋慈的不合适,但也很是不理解,从前安乐对自己那般殷勤,不就是为了今日陛下这道指婚吗?难道因为上次自己同她撕破了脸面,她竟气得改了主意!
绾妃暗自思量着,她并不觉得贪慕虚荣的安乐是会因为一时的意气放弃未来太子妃乃至皇后的宝座。
想来,这便是安乐欲擒故纵的诡计了!同乔氏那个贱人一样,绾妃扭头愤恨地瞪了乔良娣一眼。
景帝却不以为意,只是微微一笑:“七八岁,也已经知了事了。朕记得当年,阿姐你就是在这样大的年纪挡在年幼的朕的前头,和吴王子刘贤争论不休,朕,都记着呢!”
听着帝王动人的回忆,刘沂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便宜弟弟到底还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一旁的众人们此番更能确定安乐长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非比寻常,连陈年旧事都被天子牢记在心中,可见其二人姐弟情深。
刘沂动容地说道:“难得陛下还记挂着这样的小事!不过荣儿贵为我大梁皇长子,身份地位尊贵异常,选妻自当是谨慎再谨慎的。若只是寻常人家的关系,安乐定会求着陛下将我家阿慈嫁与这样的好儿郎,可咱们身为皇室子弟,安乐不愿为一己之私损害国之大计,陛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哦?阿姐怎么说?”
接着,刘沂又娓娓道来:“所谓皇室宗妇,容貌才学是一方面,端庄大方的好品性才更为要紧,要能容常人所不能容,察仆从所不能察,顺夫君所不能顺,孝长辈所不能孝,皇长子作为诸皇子表率,他的正妻更当如此。”
那的确是颇高的要求了,众人点点头,理想中的太子妃应当是这样完美无瑕的。
叶蓁蓁听了倒是一喜,她自认为很配的上刘沂的此番描述,若真能如此,自己和祖母的心愿也未尝不能达到!
见着刘沂笑盈盈的模样,景帝心中叹息一声,他本以为长姐听了一定会很高兴的,但是如今看来,是自己想岔了,不过也难为阿姐的一番为国苦心,荣儿娶妻确实不该太轻率。
“更何况,虽说姻缘天定,媒妁之言,但强扭的瓜不甜,安乐真心希望荣儿能找到一个心仪的妻子,举案齐眉,携手共进,于小家于皇室乃至于大梁都是大有裨益的!陛下,您说是吗?”刘沂边说边定定地望着眼前的帝王,眉目中似乎有着不少深意。
景帝蹙起眉头,立马想起自己与薄氏这段琴瑟不调的婚姻,可不就是皇祖母不顾自己意愿,一力促成的嘛!是该找个机会问一问荣儿了。
于是,景帝收敛起了神色,又恢复了帝王的气势,严肃地说道:“皇子婚事,还是得一问天地二问父母三问媒妁,皇长子的事情朕自会有决断!”
再看看乖巧可人的小粉团,到底是自小看着长大的娇宝儿,景帝刘岐的心不由软了几分,温言说道:“阿姐也不必妄自菲薄,朕瞧着阿慈很好,不过她还年幼,说这些确实还太早了,再等两三年我们再商议吧!”
这便还是隐隐想同安乐长公主结亲的意思了,本来蠢蠢欲动的众人一下子歇了不少心思,圣心独裁,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