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她边思考着,脑海中边浮现出这样一个场景:在太阳未起时候就将卤水倒入盐槽,暴晒一天后,到黄昏就可以用板刮盐,收入竹筐了。在最晴朗炎热的季节,一个盐槽加上两三次的卤水都可以蒸干。此时多数的盐槽里都是空的,但还是有部份的盐槽上有晒出的盐晶,在阳光下闪耀出晶莹的光芒,煞是好看。
脑补完之后,刘沂望着眼前数十个盐槽,不禁在心中赞叹道:就是用这样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这里一年却能生产数多吨的盐,古代人民真是有无穷无尽的智慧啊!
只是再看如今空空如也的盐槽,她不禁摇了摇头,天气不好虽是一方面缘由,可更多败坏官盐如此的,只怕是人祸才是了!
边想着,她忽地发现不远处,一个晒盐槽,里面似乎已经凝结起了薄薄一小层白花花的盐,晶莹透亮的很是漂亮,而且看起来非常的细腻,很像是现代盐厂制过的精盐――这大大出乎刘沂的意料之外!要是海盐没经过精制工艺就能达到这个水平,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那几个汉子顺着她的目光显然也发现了这一层薄薄的白盐,与刘沂的欣喜不同的是,他们的脸上更多浮现的是愤怒和无奈。
“应该可以尝尝吧?”
“哎呀,不可!”
那几人还没来得及阻止,话音刚落,刘沂已经先行一步,她忙着用手指点了一些放入口中,嗯,最起码比附近百姓食用的那些盐要淡许多,入口即化,倒是跟贡献给梁宫和自己府上的有的一拼了!
“这样好的东西可惜了!”
刘沂非常自然地点评道,那几个汉子神情似乎是尴尬极了,只连连回答:“这些盐也算罕见,从前我们都是未曾见过的!”
“哦?”刘沂听了也不拆穿,只是轻轻一笑,“那便算是本夫人运气好了?”
“正是如此!”他们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神情也似乎尴尬极了,甚至冷汗也多冒了几分。
“算了,再看看旁的吧!”
再看那头堤坝上有一个放工具的草棚子,出于对古代盐田工具的好奇,刘沂走进去看了看,只见里面堆着许多工具,模样和过去在书上看到的也差不了多少。
她好奇地试了试那耙地的耙子,发现果然比现代的产品得要沉得多!唉,古代缺少加工能力,只能用最笨重的方法来制造。若是炎炎的夏日拖着这样重的工具在太阳下劳作,真的是件非常辛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