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参军之人,能够得到这些人的看重,就会被他们收为亲信护卫,之后想要迈上高位,也不是不可能。
令王羽没有想到的是,接连四个月的擂台站,大部分出现一些二流、三流的人才,一流高手基本上没有几个。
至于超一流高手,王羽总算是招揽了三个,不过都是只有超一流初期。
宿管,武力92;
耿爽,武力90;
田离,武力93;
只有这三人的实力,达到了超一流级别,剩下的都是一流,乃至二三流。
王羽初步算了一下,二三流实力的人加在一起,足足有着二百二十多人。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少,但是如果和参军人数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凤角麟毛,毕竟这次报名参军的人有五十万。
哪怕中途刷掉一些,保留符合条件之人,也有三十多万。
也就是说,这三十多万的百姓里面,三流往上的高手,加在一起才两百多人,直接达到了千里挑一的地步。
这让王羽不禁感叹,人才真是难得呀!
三十多万符合条件的人,如果将他们编入军中,只要稍微训练一下,就一定能成为精锐。
只可惜,王羽没有那么多的金钱,用来培养这么多的人,他撑死只能要一半。
于是,王羽便和慕容恪,薛仁贵等人商量,如何针对这三十万的参选者,选出最精锐的士兵,经过几位大佬的商量后,王羽最终决定来选拔流程。
那就是耐力测试,力量测试,战力测试。
行军打仗,耐力是最不能缺少的一环,因为这考验一支部队的行军速度,在关键的时候,一支行军速度快的军队,甚至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
比如,抢占关隘之时。
而力量测试,这也是衡量一个士兵的基础,毕竟寻常的士兵,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技巧,纯粹靠着力量砍杀。
至于战力测试,就是考验士兵的综合能力了。
虽然王羽最高,只能选择十五万人,但以并州军如今的情况,还是十万最好,若是太多了,实在是花销太大了。
如果此时在陈留的张角,在看到王羽采用如此奢侈的办法,挑选精锐士兵,恐怕也会非常羡慕、嫉妒。
毕竟,黄巾军虽然很多,但真正的精锐并没有那么多。
就这样,在王羽残酷的测试之下,三十万参选者,最终只剩下十三万人被选中,因为剩下来的三万人,实在是刷无可刷了。
而且,这也是在王羽的承受范围内。
毕竟,他的最高承受极限,就是十五万大军,现在只招募了十三万,比极限还少了两万,自然是要松了一口气。
在招募好十三万大军后,王羽当即从中挑出最精锐的十万,放入并州战兵之中,这下子,并州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三十三万余。
而这,还不算刘渊南匈奴的兵力。
考虑到新招募的大军,基本上都是步兵,而王羽接下来参与的河套之战,属于骑兵之间的较量,所以,王羽又从十万大军中,挑出三万大军作为骑兵。
剩下的七万步兵,则是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