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忌,地无忌,普庵到此,百无禁忌!”
这模糊又有些清晰的坚定呢喃,在整个大雄宝殿縈绕迴响。
但跟慧觉大师略有些不同的是...这句话的语调和声音並不一致,有的沧桑老迈,有的浑厚沉重,有的中气十足。
这种种不同声调,都在重复念著普庵到此,百无禁忌。
普寧道长身穿半佛半道的长袍,身上还笼罩著璀璨耀眼的七彩功德,从这四周响起的话语中,他隱约听到了无比熟悉,却已是有大半辈子没听过的声音。
师父,也在天上看著吗在肯定著自己的决定。
甚至,並不只是普寧道长的师父,这响起的每一道不同声调话语,皆是来自曾经普庵一脉的道长。
普庵一脉,比起寻常道门法脉,更难寻到合適的徒弟。
因为,不仅是遇到道缘深厚,同时也需要佛缘深厚,如此才可佛道兼修,立起这普庵一脉。
这也就导致了...基本上每一脉都是单传,极少数才会同时有两位传人的情况,从未有过三位同辈传人。
由於弟子稀少,所以每一位祖师都会或多或少的,把目光看向这里。
尤其是刚刚特殊情况下,更是会仔细看著,等著普寧道长做出决定,究竟这代的普庵法脉弟子,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当然,无论是何种决定,这些祖师都会同意,更不会有半点的责怪。
若不想就此耗尽阳寿,活下来又有何妨,就如普庵祖师所言,在阳间多喝几年的美酒,和好友聊一聊,可比来天上守著天条天规好多了。
若遵循內心想法,在无法唤来祖师亲至的情况下。
燃烧自身功德来换取道行与法力增长,只求能早些解决眼前这个精怪大妖,祂们已是同意,更会满意的点头。
因为,虽如今已是成佛,不得不守著天条天规的桎梏,但诸位祖师都无比確定...如果现在將普寧道长换成祂们的话,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又能有多大的区別。
毕生都在修行,见过太多的悲欢离合,早就看透此经世俗。
况且即是修道修佛之人,自是要以斩尽世间污秽,见到如此精怪鬼祟造孽,不试著了结,反而是要视而不见的话。
確实也就正如普寧道长说的那般,即便活下来了,也没脸面见此生好友和晚辈,更別谈再一起喝酒谈天了。
再加上。
先前普寧道长便专门问过慧觉大师,是否要一起搏命,將这意图立起灵山雷音的精怪大妖除掉。
结果,现在慧觉大师都不仅是用尽阳寿和佛法,就连此生功德都已经用出,只求斩掉这精怪,了结这阳间大劫。
要是在得知结果已定的情况下,普寧道长不搏命而畏缩起来的话,仅凭慧觉大师一人,肯定是无法將这精怪大妖除掉。
等到那时。
即便慧觉大师不谈,也不在意半点,普寧道长定是也难过心中那关,时时刻刻都要受著拷问。
所以不避,也无需避,若是死在此地,也算是极尽璀璨了。
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