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案件,校园霸凌案还没有结束。
不过,范彬彬饰演的女律师却对这个案件,有著无比的信心。
其实陈默也想过,把这个案件的审判高潮留到最后,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
而是把为穆军翻案的案件留到了最后。
並且给这个案件留白。
没有进行判决!
其实这么安排,对於电影而言,本身並不符合电影的常规套路。
但是为了更真实地展现,这种案例对后续其他的案例的影响,所以陈默最终还是这样安排了。
事实上,也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样的案例,一旦有所突破,那么对未来其他的“正当防卫”案件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之后校园霸凌案件的庭审同样的精彩,当然,比起辱母案的庭审,肯定还是差了不少。
不过,在庭审上,范彬彬饰演的女律师同样的提出了辱母案当中的那个论点即——持续性侵害!
王浩在被霸凌的过程之中,侵害一直在持续著。
不过,不同的是,这个案件,陈默还引出了一个“精神侵害”的说法!
並且產生严重的后果,而王浩也因此患上抑鬱症。
当然,相比起之前的辱母案来,这个案件相对没有那么复杂。
而最后一个案件,陈默留给了“见义勇为”案!
也就是范彬彬饰演的女律师一直都在想要帮穆军翻案。
但是这个案件,最终留白,並没有给出结果。
电影就结束了。
首映礼现场再次响起掌声。
虽然电影不算是完美无瑕,瑕疵肯定是有的,但是这样的题材的电影,拍到这个程度,却已经足够让人满意了。
事实也是如此。
在《第二十条》首映礼结束后不久,就正式公映。
而评论也很快地新鲜出炉。
“这个世界或许不属於理想主义者,但一定不能没有理想主义者!电影虽然有些理想主义,但是的確普法了。”
“辱母案的庭审精彩绝伦,不过,现实当中依然是困难重重,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看的过程观眾多次自发鼓掌,就足够了!”
“关於正当防卫我们只能代入当事人的视角,来判断防卫的正当性和充分性,而不能站在第三人称角度进行理性分析。法律从最开始的產生都是来自於人,为了保护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律的实施和应用阶段也应该考虑人的情感,不然还要检察官和法官做什么,直接用ai和电脑判案就好了呀。
所以电影的立场当然有偏向性,但是在公诉人,检察官,审判长法官,律师,这几个方面,却都表达的非常好。
如那一场合议庭会议,真的很真实!
公诉人的话和律师的话,都发人深省!”
“普法不说教,何为正当防卫,何为防卫过当,尤其是庭审和法律转接的解读,在让人看的惊心动魄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何为不法侵害,持续性不法侵害,精神侵害等等。
印象里是国產片第一次这么鲜明地围绕“正当防卫”来铺设群像戏,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