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景象震撼了:
红毯两侧挤满了身穿华韵服饰的观眾,有人著刺绣旗袍,有人披唐制大袖衫,甚至还有孩童戴著虎头帽。更令他们惊讶的是,不少海外同行也临时加入了报导队伍——
路透社的记者正用广角镜头拍摄一群身穿马面裙的外国博主,而《纽约时报》的撰稿人则在採访头戴京剧脸谱口罩的志愿者。
“这服装是官方强制要求的吗”露比拉住一位举著“华韵汉服社”旗帜的本地记者问道,她注意到对方衣襟上別著精致的云纹盘扣。
“完全自愿!”年轻记者笑著展示手机里的活动页面。
“穿华韵就能免费观影,现在全国影院都成了汉服派对现场。”
他指了指自己青灰色的长衫:“我这身是民国的学生装改良款——你们要不要也试试首映礼纪念处能借到配饰。”
麦克接过对方递来的两顶黑色礼帽,帽檐滚著暗红色镶边,正中一枚黄铜校徽在灯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1930年代燕京大学的风格.”
记者帮他们调整帽带:“陈默导演的电影里刚好有这段歷史,戴上它连爆米都能吃出文人风骨!”
说著这个记者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露比对著玻璃窗端详自己的新造型,突然笑出声:“bbc的观眾绝对想不到,他们等来的奢侈品大秀前传,会是两个戴著民国帽子报导华国婚庆的记者。”
突然现场响起了一阵尖叫声,吶喊声,而且此起彼伏,不绝於耳。
原来是红毯的一头有礼宾车到了,红毯环节开始了。
最先从礼宾车上下来的是陈默的后宫团的女人们。
红毯尽头,六道倩影从加长礼宾车款款而下,瞬间引爆全场闪光灯风暴。每位红顏都精准詮释著华韵设计师对民国风的全新解构。
作为公认的“正宫”娘娘的景恬一袭月白软缎旗袍缓步而来,立领缀著珍珠盘扣,衣襟处以银线绣出疏落有致的兰草纹样。
高开衩下若隱若现的玉腿被玻璃丝袜包裹,搭配小羊皮浅口高跟鞋,每走一步都似丈量过般精確到毫米。
当她在签名墙前转身頷首时,脑后那支翡翠簪子流苏轻晃,活脱脱从《申报》封面走出来的沪上名媛。
紧隨其后的赵莉影却玩起中西合璧,茜色乔其纱改良旗袍外罩蕾丝小披肩,裙摆短至膝上十公分,露出缀满水晶的玛丽珍鞋。
双丸子头繫著红丝带,隨著她蹦跳著朝粉丝飞吻的动作上下弹动,宛如某位军阀家偷溜出来参加舞会的鬼马大小姐。
刘一菲的造型堪称全场最“险”——阴丹士林蓝布学生装搭配及踝黑裙,浑身上下唯一的装饰是左胸口的校徽胸针。但越是至简越是致命,当她抱著牛皮纸包的书本站定,额前碎发被夜风吹起的瞬间,全场快门声竟出现短暂停滯,仿佛时空倒流回那个白衣胜雪的民国学堂。
张予綺的出场直接让安保人员神经紧绷。深v领墨绿丝绒长裙开叉直至腿根,后摆却戏剧性地拖出三米长的雀羽刺绣,行走时宛如孔雀开屏。
范彬彬用全黑造型詮释何为“冷艷”。
高领削肩的天鹅绒礼服严丝合缝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