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了些:“总部那边刚开完会,结论很明确——华宇只接受部分员工安置,剩下的,得靠政府自己解决。
要是这个条件谈不拢,我们只能终止合作。”
段承志跟着点头,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放在桌上:“东方电子也是这个意思。
嘉和电子厂的设备老化严重,我们要投入大笔资金改造,能接收五十个技术岗就到顶了。
再多,企业负担不起。”
张扬没接文件,只给两人倒了茶。
热水注进瓷杯,茶叶在水里舒展,香气漫开。
他坐在两人对面,手指轻轻叩着桌面:“杨总,段总,嘉和的情况你们清楚。
纺织厂八百多职工,电子厂六百多,要是只接收部分,剩下的人怎么办?
政府推动改革,不是为了把麻烦甩给社会。”
杨和玉端起茶杯,却没喝:“张市长,企业要讲效益。
我们收购厂子是为了扩大产能,不是办慈善。
总部给的底线就是这样,多一个人都不行。”
“效益我懂。”张扬拿起桌上的资产清单,推到两人面前:“纺织厂占地两百亩,靠近高速口,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市低三成;电子厂虽然设备老,但厂房结构符合新生产线要求,改造费用能省四分之一。
这些优势,你们总部不可能没算过。”
段承志翻了两页清单,眉头皱起来:“张市长,这些我们都清楚。
可员工安置是块硬骨头,老职工多,技能跟不上,招进来也是负担。”
“技能跟不上,可以培训。”张扬从抽屉里拿出技能培训班的课程表:“政府已经开了数控、汽修班,下个月还要加开电子维修课。
只要你们愿意接收,培训费用政府出,考核合格再上岗。
这样既解决了你们的用工缺口,又安置了职工,双赢的事。”
杨和玉盯着课程表,看到“特级技师授课”几个字道:“培训周期太长,华宇下个月就要进场改造,等不起。”
“不用等。”张扬立刻接话:“愿意去华宇的职工,这两周可以先去厂里跟岗学习,一边熟悉流程,一边参加培训。
两边不耽误。”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