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细微的骚动。
有人悄悄交换眼神,省政法委书记马湾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显然没料到张国栋会直接提名张扬。
此前省里传开的消息,都说张国栋对张扬“过于强势”的作风不满,甚至在省经济工作会上暗指过“年轻干部要懂分寸”。
今天省长是吃错药了?
“性格上是有棱角。”张国栋像是没听见底下的议论,继续往下说,手指点了点面前的材料:“上个月华宇重工实习安排,他为了300万配套资金,在常委会上跟林振华硬刚,逼着财政局三天内拨款——这种急脾气,放在平时可能容易得罪人,但现在嘉和需要的就是这种‘急脾气’。
新区建设要赶工期,职工安置要抓落实,慢半拍都可能出乱子。”
慕容博文这时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
他面前的文件上,贴着嘉和市群众信访数据,最近一个月关于“国企改革进展”的咨询量下降了60%,“民生保障”的满意度上升了23%。
“国栋省长的意见,我赞同。”慕容博文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干部选拔要看关键时刻的担当。
沧澜河沿岸拆迁,张扬带队驻点半个月,逐户跟村民谈补偿,最后三个村签约率100%,没发生一起群体事件——这就是能力的体现。
而且他懂经济,新区规划里的文旅融合思路,跟省里‘生态经济’的部署完全契合,省文旅厅已经把这个项目列为重点试点。”
他拿起一份报告递到曹先面前:“这是省发改委做的评估,要是张扬接任,嘉和市企业改革能在年底前收尾,新区建设明年就能见效益;换成其他干部,光是熟悉情况就要三个月,很可能错过最佳时机。”
曹先拿起报告,目光落在“改革窗口期”几个字上。
他想起上周去中央党校学习时,老师提到的“干部适配性”——不同地区、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干部。
嘉和市现在的情况,确实需要一个能快速打开局面的人,而不是按部就班的“老好人”。
“张扬的资历会不会有争议?”省纪委书记卢高阳突然开口,他手指敲着陈明远案的卷宗:“他任常务副市长才半年多,直接提市长,下面会不会有意见?
而且林振华那边,能不能配合?”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张国栋。